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資料 > 正文

中關村十大創新成果公布

日期:2015-04-12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提要]  李從舉所帶領的團隊,是目前全中國唯一能將靜電紡絲納米纖維推向量產的技術力量。這個小小芯片的成功研制,同樣打破了國外公司在小型基站基帶芯片領域的壟斷,使我國在4G產業鏈的關鍵環節掌握了主動權。

  昨日,中關村2014年度十大創新成果集中亮相。被稱作“萬能薄膜”的靜電紡絲納米纖維,全球首創治療酒精性肝炎和急性胰腺炎的新藥,突破發 達國家壟斷的28納米芯片成套生產工藝……從新材料到生物醫藥,從移動互聯網和新一代移動通信到集成電路等領域,中關村2014年度十大創新成果大都既讓 普通老百姓受惠,又助力國家搶占戰略性新興產業制高點。

  納米纖維造就“萬能薄膜”

  一卷白色的薄膜,像傳統布匹店里的布一樣卷著,但卻輕薄得多。就這卷似乎不太起眼的薄膜,卻讓北京服裝學院獲得了由行業內的8位院士一起評出的業內權威大獎——香港桑麻紡織科技獎一等獎。

  它的名字叫靜電紡絲功能性納米纖維膜。業內俗稱其為“萬能”薄膜。萬能?到底有多大能耐?

  技術負責人、北京服裝學院教授李從舉告訴記者,有一位同事用這薄膜包裹著香煙頭抽煙,發覺香煙沒什么味道了——這只是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其過濾效果。

  用作口罩,它可以在很好過濾PM2.5、多種病毒以及空氣雜質的同時,讓呼吸更順暢。用于醫療,它可以成為輸液器的“氣窗”,將青霉素、氯化鈉 等溶液中肉眼看不到的細小顆粒物隔開,防止進入血液產生不良反應。用于電池,納米纖維膜作為動力鋰電池隔膜,不僅可以提高電池功率、減小內部消耗,還能提 升磷酸鐵鋰電池的低溫性能,一改其原本在室溫下才能正常工作的“嬌氣”習性,變成在零下40℃也能正常工作。

  為什么能如此“萬能”?李從舉介紹,這與它特殊的結構直接相關。一條纖維的直徑只有200納米甚至更細,是頭發絲的幾百分之一。這也意味著,在一定質量的纖維里,它們的表面積會非常非常大,這也造就了靜電紡絲納米纖維高孔隙率、低滲透阻力的特點。

  李從舉所帶領的團隊,是目前全中國唯一能將靜電紡絲納米纖維推向量產的技術力量。

  “已經有醫療機構與我們開始了合作,靜電紡絲納米纖維開啟的無限應用想象,才剛剛開始。”李從舉說。

  一顆芯片撐起4G時代

  以后在中國生產的智能手機,都有可能裝上國產芯片了!

  2014年7月,中芯國際與美國高通公司共同宣布,高通將在中國制造高通驍龍處理器。從過去對中國集成電路生產商的“可有可無”,到主動尋求合作,這一地位的全面“反轉”,與十大創新成果中的28納米芯片成套工藝息息相關。

  在全民逐步邁入4G通訊的今天,高性價比的智能手機已慢慢走入我們的生活,而多數人并不知道,在大量智能終端中,28納米芯片扮演了核心角色。 目前4G手機的“大腦”——處理器芯片,必須采用28納米以下的工藝技術,有它的存在,智能手機才能實現高性能、低功耗。尤其在千元以上的中高端智能手機 產品中,28納米芯片成套生產工藝是最受全球各大手機廠商熱捧的選擇。目前,位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中芯國際生產線,已經進入了28納米芯片的客戶試制 環節。此前全球僅有美國、日本、韓國等少數國家和地區擁有的這項技術,由中關村企業正式打破壟斷。

  昨天上榜的另一項創新成果,同樣和人們進入下一代移動互聯網生活有關。

  “4G上網快了你感覺到了,那是不是也感覺4G信號在室內的覆蓋比以前的2G、3G差了呢?”在講述“動芯4G小型基站基帶芯片”這個項目前,北京中科晶上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蘇泳濤先向大家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手機信號好不好,基站負主要責任。過去建基站,運營商需要從國外廠商那里采購各種各樣的芯片,然后搭配、搭建出一個個外形笨重、需一間房才能容 納的大型基站。4G上網,全球網民都面臨一個問題——在大基站之外,需要很多小基站,解決4G“觸角短”的問題。因為4G網絡本身技術特性決定了,它網速 快,但穿透力弱,在密集建筑物內,4G信號很難穿透銅墻鐵壁直達你的手機。

  一個指甲蓋大小的小芯片,就能完成傳統基站需要七八種芯片配合才能共同完成的通信功能——“動芯4G小型基站基帶芯片”解決了這樣的問題。用這種小芯片搭建出的小基站,只需小巧的路由器一般大小。

  這個小小芯片的成功研制,同樣打破了國外公司在小型基站基帶芯片領域的壟斷,使我國在4G產業鏈的關鍵環節掌握了主動權。

  十年蟄伏沖擊藥類金字塔頂

  “這一輩子能夠看到一個新藥申請批下來,真是祖上積德了。”一位中國生物醫藥投資人這樣描述一種創新藥誕生的難度。根據行內說法,在正規化學藥 品的品類中,1類、2類是創新藥,3到6類則是針對國內外已有藥品的仿制藥。能夠研制并成功推出1類創新藥,意味著躋身全球醫藥界創新金字塔的塔尖。

  昨天入選中關村十大創新成果的全球首創1類新藥普羅納亭研發項目,就是向塔尖沖刺的先鋒。普羅納亭可用于治療酒精性肝炎和急性胰腺炎等常見而尚未有對癥藥物的治療,健能隆團隊目前已在澳大利亞完成一期臨床研究,這一研發速度領先全球同類藥品同行。

  由于藥品研制、臨床驗證等過程的特殊性,研制新藥幾十年磨一劍都是常事。而為了獲得更高的收益,大多數公司會投身于周期較短的仿制藥的研制。

  “我們的目標就是研制創新藥。”2004年,健能隆生物醫藥公司成立時就抱定了這一目標。此后十一年間,年復一年的科研投入,至今罕有收入。

  2011年,借助中關村對生物制藥企業的股權激勵政策紅利,健能隆申請到北京市科技重大成果轉化和產業統籌項目并獲批立項。2012年,短期無 法“吸金”,但卻手握核心技術的健能隆,被評為“2012年中國醫療健康產業最具投資價值企業TOP10”之一。社會資本和政府扶持的雙重助推、多名海外 頂尖人才的鼎力加入,讓這家中關村企業在新藥研發的“長征路”上日漸加速,開發速度已超越歐美競爭者。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