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生命科學園是中關村科技園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生命科學研究、生物技術和生物醫藥相關領域研發創新為主的高科技專業園區。
建設中關村生命科學園是北京市委、市政府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中關村科技園區建設的批復》精神,發展首都知識經濟,調整北京產業結構,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重大舉措。國家發改委于2006年10月批準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為北京“國家生物產業基地”。
園區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北京市藥品檢驗所為基礎支撐平臺,以北大國際醫院為臨床試驗平臺,依托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蛋白質藥 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7個國家級工程化產業項目和美國健贊、瑞士先正達、丹麥諾和諾德等8家國際著名生物技術企業的研發中心,將建成 集生命科學研究、企業孵化、中試與生產、成果評價鑒定、項目展示發布、風險投資、國際交流、人員培訓于一體的國際一流的生物技術園區。生命科學園規劃占地 總面積為249公頃,其中,一期工程占地130公頃,設計為研發、中試、孵化基地,建筑面積54萬平方米;二期119公頃,規劃定位于醫療服務及產業化用 地。 園區規劃指標與國際先進水準接軌,一期建筑密度18%,建筑容積率0.42,綠化率大于55%。園區環境、基礎設施、配套支撐系統及未來區內的智能化管理 均按照國際一流水準和規范進行規劃建設。一期功能規劃
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的建設遵循以人為本,開放創新的理念,強調人與自然的交流與和諧,突出環境與綠色景觀系統的生態功能,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生 態型專業園區。在功能布局上,以綜合管理區為服務中心,創業孵化區為發展中心,中小企業區及研發區為技術開發與創新中心,試生產及醫療服務區為產業中心的 總體格局。
二期功能規劃
生命園二期1.19平方公里,建設成醫療和產業相結合的中關村國際生命醫療園。建筑面積82.8萬平方米; 建筑密度35%—40%,建筑容積率0.8—1.5,綠化率約為40%。
中關村國際生命醫療園將利用北京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現有高水平的醫療、教學、科研資源,實現首都范圍內的醫療資源優勢重組。構建國內水平 最高、設施最好、發展潛力最大的醫學、教育、科研、健康、產業協調平臺,形成北京現代化醫療服務的窗口。她以疾病研究為中心,建設國家級的醫藥高科技創新 基地,使 首都成為國家醫藥科技的“龍頭”,促進北京生物醫藥科技及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