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和農業部黃渤海區漁業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出具的最新檢測結果表明,中海油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發生后,已經造成周邊3400平方公里海域由第一類水質下降為第三、四類水質,這一污染外緣線尚未達到油田周邊山東、河北、天津等地管轄的近岸12海里(約22公里)海域,距離較近的山東省長島縣近岸海域水質石油類含量尚未超標,長島縣魚類出現死亡疑似細菌感染所致。
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監測結果顯示,截至7月11日,蓬萊19-3油田溢油主要集中在蓬萊19-3油田周邊海域和西北部海域,這一污染范圍外緣線東距長島38公里,西距京唐港61公里。國家海洋局北海環境監測中心主任、研究員崔文林表示,這一污染范圍外緣線距離山東、河北、天津等地管轄的12海里近岸海域均有一定的距離。
與此同時,受農業部漁業局的指派,農業部黃渤海區漁業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專家組對這一區域水樣和魚類樣品的檢測結果表明,長島縣大欽島深水網箱養殖區和砣磯島近岸水體中石油含量符合GB3097-1989《漁業水質標準》中石油類限量的要求,專家組初步分析,大欽島網箱養殖魚類發生死亡的疑似病因系細菌感染所致,確切病因還需深入的病原學和組織病理學等綜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