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亮劍” 誰來“接招”
山東省宣布2014年開放高考戶籍限制之后,輿論就將目光轉向了北京、上海等優質教育資源豐富而考生數量較少的地區,要求這些地區開放高考戶籍限制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然而,山東“亮劍”之后,北京、上海和廣東誰來“接招”?
楊東平(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山東在全國率先突破戶籍障礙,帶了個好頭,這對于打破異地高考的困局是有幫助的。現在破解異地高考難題最困難的是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我們不能要求他們也立馬跟著山東開放,而是要等其他地區逐漸開放限制之后,再來突破最難的區域,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周衛勇:開放高考戶籍限制,不僅僅是一個教育問題,還會帶來人口遷移、流動等問題。山東開放高考戶籍限制,對山東本地產生的影響不是很大,但如果換作北京和上海就不一樣了。北京現在就人滿為患,如果也按照山東這種模式開放,必然會造成基礎教育負擔的加重和大量人口涌入,城市難以負擔。短時間之內,北京、上海、廣東等地開放戶籍限制都不大現實。至于說其他省份,像陜西,優質教育資源非常豐富,同時高考競爭也不是很激烈。如果高考戶籍政策放開,大量外地學生轉過去,必然會影響本地人,會遇到很多阻力。教育是一項民生工程,地方政府必然會謹慎考慮這個問題。
此外,高等學校招生地方化非常明顯,相當大比例的學生是本地人。招本地考生多,地方政府會更關注,投入也會更多,形成一個長期循環。高校的分布不平衡,這是歷史原因造成的,很難改變。知名大學所在地出于對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占有欲,很難完全對外省生源開放。 戶籍限制 如何打破
長期以來,高考戶籍限制都深受質疑。高等教育資源發達的北京、上海等地,考生數量反而遠低于山東、河南等高等優質教育資源相對稀缺的地區。這直接導致了高中畢業生接受優質高等教育的機會不均等,也造就了“高考移民”等尷尬的社會群體。那么,高考戶籍限制該如何打破?
楊東平:教育部已經對異地高考進行了研究,開放高考戶籍是大勢所趨。再加上這些年“生源危機”已經逐步顯現,各地應當有前瞻意識,逐步開放高考的戶籍限制。
周衛勇:美國可以向全世界吸引優秀的學生,而優秀的學生反過來又進一步提升學校的聲譽與質量。有些國家,像芬蘭,初中階段就到我們這里招學生。而在我國,優質高等教育資源豐富的地區,戶籍的限制卻愈發嚴格,這不能不反映我國教育深層次的問題。
我國的大學是實行國家統一管理、地方負責辦學的方式,這就造成很多教育資源沒法全國共享。開放戶籍限制,這是教育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只有開放了,才能促進合理的教育競爭。
熊丙奇(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如果能推行基于統一測試基礎上的高校完全自主招生,就將根本打破與計劃錄取制度相結合的高考戶籍限制規定。高考的功能從選拔轉為評價,考生在全國任何地區都可選擇參加高考,可以憑高考成績自由申請高校,高校結合考生的高考分數、中學學業成績、大學面試考察自主錄取。在錄取過程中,可以設立地區教育因素與家庭因素評價指標,這就既實現了高校自主招生,又推進了高考公平,一舉兩得。
現在部分國外大學已經承認中國高考的成績。如果一個在北京求學卻沒有北京戶籍的考生,在事先聲明不填報高考志愿、不參加北京高考錄取的情況下,能不能在北京參加高考,以高考成績去申請國外大學呢?這種不“侵占”北京本地高考資源,只是想對自己做一個評價的要求,政府教育不應當拒絕。實行“招考分離”,是解決當前一系列高考難題的關鍵所在。
開放高考戶籍限制 山東模式能否復制——教育專家談高考戶籍開放
高考生源大省山東日前出臺2014年高考的一系列改革舉措,其中一條就是開放高考戶籍限制,允許在山東接受完整三年高中教育的外省考生就地參加高考,并享受同等錄取政策。
這一政策的出臺,在國內引起廣泛關注,也引發了輿論對于全面開放高考戶籍限制的呼聲。一些教育界人士表示,山東這一舉措在推進教育公平的道路上邁出了具有積極意義的一大步,但是要推而廣之卻存在困難,象征意義大于操作價值。
錄取分數高 缺乏吸引力
考生多、資源少、錄取分數高,這是山東省高考的一大特點。有教育界人士認為,山東省開放高考戶籍限制,其實對外省考生缺乏吸引力,不會對山東考生造成太大影響,這也是山東敢于大膽開放高考戶籍的一大原因。
周衛勇(齊魯師范學院教育系主任):從教育公平的角度來講,山東省這個措施是有積極意義的,但是它的示范性和推廣性不是很突出。
長期以來,各個地區升學壓力不平衡的問題很突出。山東作為一個考生量大而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比較稀缺的省份,升學的競爭壓力很大。同樣的分數,在某些省份可能能上北大了,但在山東可能就只能去專科學校了。所以很多年以來,都只聽說山東考生跑到外省參加高考,很少聽說有考生到山東參加高考的。
近幾年,高考錄取比例在增大,現在人們關心更多的不是能不能考上大學,而是能不能上好大學、好專業。山東的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相比較于北京、上海等地,還是比較稀缺的,這對考生來講,還是缺乏吸引力。
王與雄(湖北大學附屬中學高三年級主任):開放高考戶籍限制,對流動人員來講,確實是一個好政策。在哪讀書,就在哪里參加高考,這才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讓考生來選擇,基礎教育相對欠發達、知名大學錄取指標比較多的省份,肯定是優先的選擇。考生在山東、湖北等教育發達地區借讀,再回到原籍參加高考的比比皆是。山東作為教育大省,基礎教育質量高,考生基數大,而在山東省內能享受的政策優惠有限。相比較而言,外省考生選擇在山東考試,被知名大學錄取的機會肯定不如某些邊遠省份。所以,開放政策雖然給流動人員的子女提供了方便,但是能有多大作用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