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性學教授揭性愛靈修本質:中國人私下場合“性泛濫”

2012-03-22  來源:羊城晚報
[字體: ]

性學教授揭性愛靈修本質:中國人私下場合“性泛濫”

 

 
近些年,“身心靈”概念流行于國內城市白領、業界精英等群體,形成一股“熱潮”。記者跟蹤調查數月發現,伴隨著“身心靈熱”,在廣州、深圳、北京、上海等地涌現各式身心靈機構,做起“身心靈”的生意,聲稱幫人蛻變生命,提升人的靈性。這些身心靈機構,開辦大量培訓課。動輒數萬十幾萬元的報名費,令人咋舌,卻也吸引了不少有錢粉絲。除了開設身心靈培訓課程,各種身心靈產品、書籍等,也在坊間、網絡火熱炒賣。據查,一些身心靈培訓機構和身心靈導師個人,開辦有淫穢之嫌的譚崔課程或弄玄圈錢,其中不乏打著教育培訓旗號的公司,其實并無相關資質。去年,中央電視臺曾以《瘋狂培訓》對此進行報道。目前,廣東警方已介入調查。圖為秦銘遠帶著學員在修煉。
 
 
上一張1234891011下一張
高清圖集
 
山莊人去樓空,警方帶來的手銬沒用上。[詳細]

 

“秦銘遠的追隨者,實際上是弱者,是可憐人。因為沒有接受科學性學的教育,而人的性欲念又是天生存在的,最終誤入歧途。”3月21日,羊城晚報記者專訪華中師范大學性學教授彭曉輝,這位被學生叫做“老師爸爸”的彭曉輝,系統分析了“性愛靈修”的本質和緣由。

A 用心理技巧控制人,比用繩子把對方捆起來還惡劣

羊城晚報:國內的這類“性愛靈修”您知道得多嗎?

彭曉輝:不多,這種靈修班應該歸到譚崔類,但又是變味的譚崔。譚崔是印度瑜伽的一個分支,瑜伽本身和氣功類似,通過身體鍛煉和養心活動,來達到修身養性的作用。純粹的瑜伽就是一種體操,沒有精神意味的。

羊城晚報:但是國內的譚崔已經被賦予很多精神意義,比如秦銘遠就是鼓吹“婚外性”的。

彭曉輝:我早幾年還見過秦銘遠,在廣州。當時他慕名前來拜訪,但不巧沒有談什么話題,也沒有涉及什么“性”方面的話題。當時我不覺得這個人特別,后來也再沒見過。后來在一個負面報道中見到他的名字和一個半路出家的道士(注:李一)混在一起,可能是雙方都有需要吧,我估計秦銘遠也把道教的一些東西整合到自己的“教義”里了。

我認為,對于這種玄之又玄的神秘化的“性”培訓,是缺乏一定的科學依據的,沒有一定的約束就更加不可取。如果單純是強身健體的瑜伽鍛煉,秦銘遠只是瑜伽師,那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從羊城晚報的報道來看,既不是譚崔,更不是瑜伽。據統計,70%的人容易受到心理暗示,而這種人如果又在尋求精神寄托的話,就很容易被精神控制,甚至達到對導師人生依附的程度。

羊城晚報:我們了解到的涉事人“程某”,就是一位虔誠的秦銘遠“門徒”。

彭曉輝:信徒可以癡迷到為師傅獻身,這就是走偏路。不管怎么說,一個人利用自己的心理技巧去控制別人,我覺得是不道德的,也是違反法律的。你用自己的專業能力去控制一個人,比用繩子把對方捆起來還要惡劣,因為是對人的精神的束縛和囚禁。

B 秦銘遠的觀點對社會來說具有破壞性

羊城晚報:您公開發表的言論中,對中國傳統的性禁錮是否定的。

彭曉輝:是的。為什么性禁錮有市場?因為中國的科學性學不普及。所謂科學性學,是從生理、病理、心理規律和合乎社會文化需要的人際關系規律出發,探討總結性學方面的規律,并加以合理利用的性學。

羊城晚報:秦銘遠鼓吹“婚外性”,認為“婚姻障礙了成為愛的可能性。離婚是一個蘇醒的標志。也是開始愛的標志”,甚至宣揚“換夫換妻”是女性“解放”的途徑。您怎么看?

彭曉輝:從道德層面上,很顯然我們不能支持他,因為這種理論對社會來說是具有破壞性的。如果這樣做,家庭還能存在嗎?

羊城晚報:您是否認同性和愛的統一?

彭曉輝:性、愛、婚的統一,是人類追求的理想狀態。至少目前來看,這個三者統一是有助于社會的穩定的。但實際上,人類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都達不到三者統一。有統計數據說,性愛婚三者統一占婚姻中的比例,只有3%,所以這只是理想狀態。

C 中國人的性知識不足,才容易上當受騙

羊城晚報:您曾說過,要思考為什么“性愛靈修”會蠱惑這么多人參加。

彭曉輝:人的性欲望難以壓抑,而性宣泄、性疏導的渠道卻不正常。正是因為中國的性愛教育、性學教育太欠缺了,才會造成這種情況。

羊城晚報:但是學校也有生理衛生課程。

彭曉輝:生理衛生不是性學,將其與性學混為一談是個大錯誤。中國肯定是缺乏性教育的,但是性教育又是人生必需的課程,性知識是人必須掌握的知識,中國卻很欠缺。在北歐三國,挪威、丹麥、瑞典,性是很開明的,性學研究和性教育很普及,他們的性學研究不一定很高深,但是普及得很好,從幼兒園開始就有性教育課程,隨著人的成長還會不斷增加內容,就像學語文,先是識字,然后是短文,然后是長篇文章、論文,一步步加深知識,到高中階段基本已經普及完科學性學,大學階段還會進行深入的性學學術探討和研究。丹麥人伴侶之間的關系非常穩定,第三者很少。

羊城晚報:中國現在似乎正進入一個性混亂期?

彭曉輝:那些性放縱者恰恰是和性禁錮者來自同一個根源。中國雖然在公開領域方面雖然有性禁錮的傳統,但在實際的私生活中從來都沒有被禁錮過。中國總是在公開領域把性“污名化”,但私下卻缺乏正確的普及和教育。最近這些年,公開領域對性的行政約束力越來越弱,私人企業老板不管你,國家單位也不愿“管閑事”,私人領域的性表現就被公開化,看起來是“性泛濫”、“性自由”,其實中國私下場合的性一直都存在。

羊城晚報:如果“性愛靈修”課在丹麥這種國家開設,還會有市場嗎?

彭曉輝:不可能有市場。因為這些理論是很荒謬的。培訓熱的背后,反映了中國人的性知識不足,才容易上當受騙。正是因為找不到正規渠道,所以歪門邪道才能大行其道。

羊城晚報:我們也留意到,除了培訓,大量被說得玄乎其玄的身心靈產品也在坊間、網絡熱賣,這些東西是真是假?

彭曉輝:全部都是掛羊頭賣狗肉。普通東西被賦予神奇的概念來起到“心靈暗示”的作用。售賣通過“心靈暗示”來牟利的產品,顯然也是不道德的。

D 追隨者是迷途的羔羊

羊城晚報:我們還發現,包括秦銘遠在內的很多“靈修”理念后面,有濃厚的奧修的“性放縱”的影子。

彭曉輝:秦銘遠的主張很多就是奧修的翻版。人性沒了,動物性就會表達出來。人之所以被稱為“人”,是在人類社會中被塑造出來的。動物在獲得食、色的過程中,遵守的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而奧修理論中要求人回歸到動物性的原我,對自己、對社會都是有破壞性的,是人類社會難以容忍的。

人類在追求食色的過程中,遵循的是人道主義,要考慮個體利益,也要考慮集體利益,所以才會有禁忌、文化習俗、道德倫理和法律,這才是人類區別于其他動物的根本屬性。

奧修也好、秦銘遠也好,他們的追隨者,是被誤導、誤入歧途的羔羊,我個人認為應該教育引導,這些追隨者實際上是弱者,是可憐人。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