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2013年國考報名結束,137萬人報考并通過審核,最熱門職位的考錄比例已達到9470:1,創造了一個紀錄。(10月25日《廣州日報》)
這邊廂,201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被稱為“史上最苦金飯豌”:經常到邊遠地區出差,工作強度大,出差多,安全風險高,工作地點多在艱苦邊遠口岸,甚至有最低服務年限,簽定服務協議,還不提供宿舍;那邊廂,報名人數在經歷前三年的連續下滑后,今年又出現“升溫”的跡象,其中,“最熱門職位”甚至刷新了歷年來的最高考錄比例,達到了“萬里挑一”。一“最苦”一“最熱”,難怪引發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和激烈爭論。
值得探究的問題是,國家公務員考試為何變得如此火爆,年年高燒不退?其一,就現實情況而言,因受到經濟大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日益嚴峻,而報考公務員也是萬千出路中的一條。更重要的是,相較于其他職業,公務員工作穩定、有保障、福利待遇較好、社會地位較高,同時,一些崗位的公務員掌握著一定的社會經濟資源的分配權,可形成一種不可小覷的人脈資源,進而給自己的工作生活帶來諸多“隱形財富”。
其二,隨著《公務員法》的深入施行,考試錄用公務員制度不斷走向規范化、制度化,“公開、平等、競爭、擇優”原則不僅得到了生動的實踐,還獲得了社會公眾的普遍認可。也就是說,在報考公務員這條道路上,不存在太多的“爹影”及七大姑八大姨之類的關系,靠的主要是個人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外加上一點點個人的運氣和造化。在這種背景下,原本就炙手可熱的公務員考試必然會變得更熱,年復一年地上演“博士生一走廊,碩士生一禮堂,本科生一操場”的壯觀場面。
其三,具體到“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南川調查隊業務科室科員”這個最熱門職位,仔細分析后不難發現,該職位的限制性要求非常少,或者說報名門檻非常低,幾乎所有大學畢業生都符合報考條件。當“低門檻”遭遇“國考熱”,該職位的報名人數“芝麻開花節節高”乃至創造了一個紀錄,也就不足為奇了。至于誰能沖破一道又一道幾乎令人窒息的關卡,在“萬分之一”的可能中最終勝出,我們不妨拭目以待。當然,這樣的勝勝出,即便不是最優秀的,也一定是相當優秀的。
面對“國考熱”尤其是“萬里挑一”的紀錄,一千個人就會有一千種解讀,但當務之急和重中之重,恐怕不是關注考試競爭的激烈程度,而是考慮這樣一個問題:如何確保被錄用的考生能夠勤政為民,始終保持“公仆”本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之樂而樂”。畢竟政府的一切權力都是人民賦予的,公務員理應對人民群眾負責,為人民群眾謀福利,并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