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huán)境保護 > 環(huán)保論文 > 正文

20年500名北大保安考上大學說明啥

2013-05-13  來源:長沙晚報
[字體: ]

 2012年9月10日,北大“保安哥”甘相偉輔導學生閱讀寫作。當日是甘相偉當老師后的第一個教師節(jié)。他用5年的時間圓了自己的教師夢,目前在北京一家私立學校的圖書館工作,并負責教授小學生二至五年級的寫作課。

    在過去20年里,北大保安隊先后有500余名保安考學深造,有的考取大專或本科,有的甚至考上重點大學的研究生,有的畢業(yè)后當上了大學老師。(5月12日《燕趙都市報》)

    應(yīng)該說,從保安到大學生、研究生,這首先是個人努力的結(jié)果,但不可否認,同一個校園中能有那么多的普通保安通過學習取得成功,又不能只說是個人的努力,而顯然與北大優(yōu)秀的學習環(huán)境密不可分。北大擁有最為優(yōu)秀的教育教學資源,從圖書到師資再到濃厚的學習氛圍,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求學者的需要。更重要的,北大崇尚學習、鼓勵學習與支持學習的良好風氣與制度,更為他們的求學深造提供了直接的保障。

    據(jù)介紹,北大保安隊多年來一直有個傳統(tǒng),就是對渴望學習的保安員,盡可能提供方便,在安排工作、排班和定崗等各方面努力支持他們的學習,為他們留出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置之于現(xiàn)實,這無疑難能可貴。雖然說,國家對鼓勵和支持職工學習一直都有明確要求,可實際上這個要求在很多單位都沒有得到有效落實,很多人甚至參加了學習都根本不敢告訴單位。在這方面,北大及其保安隊,無疑作出了可圈可點的表率。

    然而,北大只有一個,并不是每個居于社會底層、缺乏學習環(huán)境的青年都可能進入北大工作,哪怕只是當個保安。甚至,在各單位普遍把工作質(zhì)量和效益放在首位的當下,也不可能要求每個單位都能像北大一樣對有志青年特別照顧。但是我們應(yīng)該看到,這種鼓勵學習、引導職工學習的理念,至少首先應(yīng)該成為各個大學的自覺追求。大學是科學技術(shù)的傳承之所,更是先進理念和思想的集散地,用開放的心態(tài)接納每個熱心求學者,理應(yīng)成為大學區(qū)別于其他單位的重要品格之一。

    換言之,不是每所大學都能成為北大,具有像北大一樣的學術(shù)影響力,但在鼓勵學習、支持學習方面,其實每所大學都可以做到,也應(yīng)該做到。況且,北大目前也只是為自己的員工提供了學習便利,并沒有做到完全開放辦學。假以努力,其他高校或許還可以做得比北大更好,北大保安的勵志故事完全可以在其他高校得到復制,并被延伸到除了保安、除了內(nèi)部員工之外的更大范圍。果能如此,這不僅是保安們的幸運,更是大學之幸、社會之幸。

發(fā)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nèi)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quán),請和我們聯(lián)系。 關(guān)于我們 | 合作聯(lián)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