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艷照敲詐”的迥異結局

2013-09-07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體: ]

近兩年,在香港、澳門發生了百余起利用合成淫穢圖片敲詐勒索特區官員、立法會議員案件。近日湖南省公安機關成功偵破這一系列案件,刑拘兩名犯罪嫌疑人。對于是否有官員或議員已被敲詐的個案?犯罪嫌疑人回應稱,“都沒有成功”。(《南方都市報》9月5日)

    103次敲詐全部失敗,這令犯罪嫌疑人大跌眼鏡,也讓公眾吃驚。是港澳官員見多不怪,還是其心中無愧心自安?是早有預防無動于衷,還是心中坦蕩無所懼?顯而易見的是,蒼蠅不叮無縫的蛋,若蛋本身無縫,蒼蠅又怎會有機會?不過,相比于內地同樣敲詐的不同結果,這樣差異著實讓人感嘆:同樣做官差距何以如此之大?

媒體報道稱,3月15日,雙峰警方逮捕了4個團伙的8名PS艷照敲詐犯罪嫌疑人,警方稱,2011年來他們為牟取私利,多次利用PS技術合成淫穢圖片敲詐政府官員、企業董事長、經理等,涉案總金額達4530余萬元。“艷照門”屢屢得手激發了繼續犯罪的沖動,類似現象屢禁不止泛濫成災,以至于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將其作為一項專項行動來治理,大量“打擊利用PS技術合成淫穢圖片”的標語橫幅,也引發了網民的圍觀。

    “艷照敲詐”從手段上講并不高明,真假一辨就明。如果心中無私坦坦蕩蕩,即使是捕風捉影的合成,也最終會“清者自清,濁者自濁”,那怕存在一時的誤會和曲解,只要勇于揭露,終會真相大白。唯獨心中有鬼,怕“扯出蘿卜帶出泥”,才會諱莫如深甘愿入甕,“舍小利保身安”,讓敲詐屢屢得逞,最終助漲犯罪分子的氣餡。從某種意義講,正是腐敗行為不同程度的存在,才使得犯罪分子利用了部分官員怕出事的心理,頻頻得手,紛紛效仿。相反,有了103次無一成功的前車之鑒,估計敲詐者再次作案時也得小心掂量,否則不但要自投羅網,還會貽笑大方。

    正如網友所說的那樣,不是敲詐者的敲詐手段太次,而是特別行政區官員們太過清廉。事實上,在反腐的態度上,特別行政區與內地之間確實存在很大的差距。香港、澳門對腐敗實行的是“零容忍”制度,使得腐敗面臨很高的法律成本,也造就了特別行政區的“廉潔之都”的美名。曾有媒體報道,著名導演王家衛的電影《2046》拍攝的時候,一個娛樂記者為了進入拍攝現場拍照,塞給門衛300元,結果被判入獄3個月。廉政公署前副專員郭文緯也曾表示,無論是大貪還是小貪,“100元、10元,甚至1元都要處理”。“透明國際”于2012年12月4日公布的2012年度全球腐敗指數報告中,香港在總排名中位列第14位,為亞洲第一位,澳門在總排名中的名次也較高。

    反觀內地,對于腐敗的處理并沒有做到“零容忍”,其間,固然有法律規定方面的差距,更有對反腐監督上的差異。同一現象的不同處理方式,最后也產生了“艷照敲詐”迥異的結果。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