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用權力“玩弄”百姓也是一種腐敗

2013-10-14  來源:新華網
[字體: ]

 在北京工作的小周家在外地,公司派他出國需辦護照,按規定他須回戶口所在地辦理。可為了辦護照回到距北京三百多公里外的老家六次,跑了大半年一直沒有辦下來,每次去都還要看辦事人員的臉色。(10月12日央視)

    來回奔波,反復折騰,都為了些什么呢?為了一個無犯罪證明,奔波一次;為了一個公司在職證明,奔波一次;為了一個公司營業執照,奔波一次;為了一個公司外派人員資格證明,奔波一次……不能一次說清嗎,當然可以,然而工作人員就是沒說清,你除了徒喚奈何又怎么辦?

    這種“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現象,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門身上其實比較普遍。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公共權力部門化,部門權力個人化,有機可乘便設阻,無中生有就尋租……輿論將此種現象稱為“非典型腐敗”,確實一針見血。比之于貪贓枉法等“典型腐敗”,“非典型腐敗”的一個特點就是面廣量大,以“慢慢辦”為載體,具有很強的迷惑性和危害性。

    “非典型腐敗”之所以頻發,一個主要因素是一些地方將“慢慢辦”視為小事,甚至網開一面。與貪污受賄相比,利用權力吃拿卡要既不顯山也不顯水,在一些公職人員眼中甚至成了心照不宣的“潛規則”。事實上,設置障礙,百般刁難,能撈到好處就撈好處,沒油水就用權力“玩弄”百姓,作為腐敗現象,貌似“蒼蠅”,其害甚至猛于“老虎”。

    “打老虎”和“拍蒼蠅”是反腐的形象比喻。近年來,一批腐敗高官“老虎”相繼落馬,對基層“非典型腐敗”的“蒼蠅”也要注意時時拍打。與老百姓打交道時間最多、頻率最高的,是基層工作人員。他們中一些人吃拿卡要,是對群眾利益最直接的損害,群眾對此深惡痛絕。“蒼蠅”的危害在于直接面向基層、面向群眾,從老百姓的角度考量,關注基層這些“非典型腐敗”,也非常重要且迫切。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