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新華網評:官微要聽得進贊美,更要容得下批評

2016-06-15  來源:新華網
[字體: ]

  

   近日,甘肅隴南成縣衛生計生局官微發布了一條紀念中國計劃生育協會成立36周年的政務活動信息,引來一些網民的跟帖議論,官微管理員與多名網友在網上多次互評轉發,雙方均“言辭犀利”互不相讓。記者從成縣縣委宣傳部獲悉,涉事微博管理員已被批評教育。

   在許多官微都有“僵尸化”傾向的當下,出現一個能與網友互動的官微,也算挺不容易的了。遺憾之處在于,隴南成縣衛生計生局官微的聲音并沒有和網友的聲音出 現在一個頻道上,相反,還產生了言語沖突。沖突過程中,因為官微使用了一些不合適的詞而導致網友產生了“被嚇到”的感覺。

   官微與網友掐架,說明運營官微的相關人員與部分網友擁有不同的話語系統。人與人之間有認知差異,難免會出現一些隔閡、誤解或摩擦。但問題的關鍵在于,作為 政府機關運營的官方媒體,官微代表的不是個人,而是政府,本就應該有聽得進所有網友評論、調侃的雅量,對所有@自己的留言應該有足夠的寬容之心。就像文化 部在前段時間開通微博時的標題——永不刪帖。每一個官微都應該有這樣的態度,不僅聽得進贊美之聲,也能忍受一些批評與調侃之語。

   因為身份特殊,官微的管理人在發布內容時要謹言慎行。但這并不是要求官微只講正確的廢話,而是可以既活躍又幽默地表達一些正確言論,傳遞更多的客觀信息。在這方面,許多非常火的官微都有成功的經驗,即便是藍V,仍然粉絲眾多,也是名副其實的大V。

   “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要經常上網看看,了解群眾所思所愿,對廣大網民,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基于此,政府應該對官微的運營維護人員進行集中 培訓,明析微博世界的特點與要害,提升他們的輿情應對能力和媒介素養,使這種代表個人意愿與網友掐架抑或是發表錯誤言論的情況少出現。只有這樣,官微才能 發揮出正確作用,搭建起網民和政府互動的橋梁。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