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論文 > 正文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保護

2016-12-16  來源: 北京日報
[字體: ]

 “希望孩子們受到的傷害最小”,這是中關村二小校長和老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的肺腑之言。的確,在連日來的洶洶輿論面前,三位孩子其實是最受傷害的人。及時停止過度的關注和無謂的爭論,讓孩子們盡快回歸到正常的學習生活中,才是對他們真正的關懷和愛護。

        校園應該是孩子快樂成長的地方。霸凌事件的發生更像是一記警鐘,提醒 學校方面要在友善教育、互助教育等方面補上短板。小學時期,正是孩子自我意識確立的關鍵期。作為學校,有必要引導他們懂得什么是善惡、何者為是非,從小就 把崇德向上、互助友善樹立為人生坐標。這對于孩子健康人格的養成至關重要。

        教育是面向未來的,其實質是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更好的人。在這方面, 不僅是學校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各個方面都肩負著不可或缺的責任。當遇到了矛盾和問題,全社會尤須形成一種強烈的共識,那就是每一個孩子都需要 保護。家長、學校、職能部門、各類媒體都應該向孩子們展現自己的法治意識和道德擔當,更多去傳遞積極向上的正能量,而非冷漠躲閃或是“推波助瀾”。就目前 來看,恰恰是在這方面,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凝聚共識、擔當責任、形成合力。

        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在《愛的教育》中強調:“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 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不管是對校園霸凌現象,還是對其他教育難題,堅持從一切對孩子健康成長有益的出發點來看 待、來解決、來治理,他們的眼中就會更多一份溫暖、多一份愛。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