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社團 > 正文

不靠罰款靠勸導 北京建百萬人市民勸導隊

2011-10-15  來源:新京報
[字體: ]

   違章停車、占道經營、隨地吐痰……改變這些擾民或不文明行為,不靠驅逐、罰款,而是靠生活在這里的居民勸導,“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豐臺區永善社區就有這樣一支80多名黨員志愿者組成的“市民勸導隊”。成立五年來,成功勸離流動商販486起,違章停車660起,店外經營278次……

    現在,這一經驗要在全市推廣。年內,北京市社工委、首都綜治辦等六部門,將整合66.5萬“紅袖標”首都治安志愿者和50余萬社區專業志愿者,在全市2633個社區都開展市民勸導活動,并以這110多萬志愿服務隊伍為基礎,在各社區組建并充實“市民勸導隊”,探索社區居民自治的常態化機制。

    “市民勸導隊”重點承擔五個方面的任務,包括圍繞社區環境衛生、文明建設等工作開展勸導活動;履行治安志愿者職責,開展社區治安巡邏等活動,維護地區安全;參與社區矛盾糾紛化解工作;開展互幫互助鄰里關愛服務;開展法律法規宣傳。

    六部門明確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志愿服務基金支持、專項補貼等形式,加大“市民勸導隊”的定期培訓、專業培訓、意外保險、標志以及專業能力建設等工作的支持。

    - 個案

    市民勸導:發揮“唐僧精神”

    在豐臺區永善社區文體路上,有個賣魚的小商販老李,他的魚攤在本不寬敞的文體路上,不僅堵塞交通,還會留下些又臟又腥的魚下水,天一暖和就招來蒼蠅團團飛。

    勸導隊隊員輪番上陣,老李卻冷冷說,“你們管得著嗎?看見城管的影我就走!”

    屢屢遇挫的市民勸導員楊少川大爺并沒有退縮,他天天跑到魚攤邊上,和老李聊起家常。日子長了,楊大爺了解到,老李一家三口,都指望他掙錢花銷。如果到正陽農貿市場租攤位,一天就要繳納五元的攤位費。

    楊大爺瞅準時機,跟老李講在街邊賣魚不僅影響交通和衛生,被城管追趕的日子也不好受。并承諾老李,幫他在正陽農貿市場找一個便宜攤位。

    這邊說通老李,楊大爺又去磨農貿市場負責人,說明老李家的情況,終于為老李找到一個月租僅100元的攤位。搬入正規的農貿市場后,楊大爺還是時常去市場看看生意紅火的老李,噓寒問暖。

    楊大爺說,勸導隊員就要發揮“唐僧精神”,見一個勸一個。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