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河北、河南、山東、陜西、內蒙古以及北京市16個區縣的41支抖空竹代表隊齊聚北京,參加第二屆中國“廣內杯”空竹邀請賽。
空竹作為中國傳統體育項目已有1000年的歷史,它簡單易學,不受場地限制,深受普通老百姓的喜愛。2006年,北京申報的“抖空竹”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玩空竹就是玩花樣兒。此次比賽共設單輪正撈月、單輪正騗馬、雙輪正抄、雙輪紡線、呼啦圈托馬斯、呼啦圈搖鈴和大空竹鼓線7個基礎比賽項目。
空竹邀請賽還包括一支在京留學生代表隊,隊員們是來自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研究生,他們在廣內街道空竹老師的訓練下,只用了兩天時間,就能玩出三四種花樣。而來自上斜街小學的幾名小隊員年紀不大,玩空竹的時間卻至少在4年以上了,玩的花樣還真不少。小朋友們說,學校開設了專門的空竹課,自己這點兒本領都是在空竹課上學的。
“真好看,玩兒得跟雜技似的。”當比賽隊員身體后仰近60度,雙輪空竹在腰間繞來繞去時,有觀眾嘖嘖稱贊。
在比賽場上搭建的“祥云小屋”中,中國第一個空竹象棋、1厘米見方的玲瓏空竹、黃花梨制成的空竹耳環、末代皇帝溥儀兒時的玩物空竹(復制品),以及空竹筆筒、空竹臺歷、空竹桌椅……這些精美的空竹藝術品不僅讓觀賽者覺得稀奇,就是參賽隊員們也為此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