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社團 > 正文

金星凌日如期上演 小觀眾“翹課”觀測

2012-06-07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昨天(6日),參觀北京天文館的市民在工作人員指導下爭相觀測難得一見的金星凌日天象。 

    昨日(6日),被譽為“世紀絕唱”的罕見天象——金星凌日如期上演。由于天公作美,500多名天文愛好者自發到北京天文館,借助天文望遠鏡目睹了“小黑痣”緩緩滑過太陽“臉龐”的過程。

    這些觀星者中,學生觀眾難覓,偶有小觀眾,還是請病假或悄悄“翹課”(逃課)趕來的。

    金星凌日是罕見的天文現象,兩次一組,兩次相距8年,兩組之間相距100多年。上一次的金星凌日發生在2004年6月8日,而下次就要等到2117年12月11日,距今105年。

    除了時間間隔大,金星凌日還有不少“科技含量”。北京天文館科普部主任陳冬妮博士介紹,幾百年前的天文學家就曾利用準確預測金星凌日天象證實了牛頓經典力學體系的正確性,并利用凌日視差估算了地球與太陽間的距離,使人們對太陽系的尺度有了飛躍性的認識。通過對這種天象的細致觀察,天文學家第一次認識到金星表面也有大氣的存在。最近,科學家又利用其他恒星周圍行星的“凌星”現象,發現了數以百計的太陽系外行星系統,為尋找地外生命乃至文明打下了基礎。

    如此“百年一遇”的天象,學生觀眾成了鳳毛麟角。記者采訪了3位學生,都表示跟學校請了病假。

    “和我想象中的樣子差不多,就是感覺金星太小了。”天文館小廣場上,初一學生方婧在眾多成年觀測者中很顯眼。方婧告訴記者,老師在課堂上講了這次金星凌日的情況,但這一天要上課,學校沒推薦同學們觀測。“我是裝病逃出來的,一會兒還要趕回去上課。”

    在天文館工作人員發布的一張觀測者合影中,一位身著白上衣的小姑娘站在前排。一位網友留言說,真羨慕這個孩子能到現場觀測,自己的孩子要考試,所以沒能觀測到這次天象。

    隨后,記者隨機詢問了20位中學生。談起對星座天象的了解,17位首先反應的是星座運勢。大部分同學都知道自己是什么星座的,還能說出點運勢特征,不過對真正的天象知道的還真不多。初一學生李梓薇說:“好多同學連北斗星都找不到。”

    “不是不愛看,很多時候我們看不上。”在昨日的觀測現場,一位請了病假來觀測的高二學生說,“其實大家對天文知識很好奇,但是學校卻不組織我們觀測,跟老師提了要求也沒用,觀測肯定沒有上課重要。但很多罕見的天象背后也有很多科學知識,如果學校組織大家觀測,一定很受歡迎。”

    天文館專家寇文建議,像金星凌日這樣的天文現象,學校在有條件的前提下,不妨組織觀測,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與探究的愛好。“百年才一遇,多好的上天文課的機會!”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