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宣教 > 正文

本市年底前將建立起一支1000人稀有血型庫

2011-06-15  來源:千龍網
[字體: ]

  進入盛夏,高校放假在即,本市也進入了夏季獻血淡季,血庫又亮起了“黃燈”。記者昨天在西城區衛生局舉辦的獻血日宣傳活動上獲悉,本市今年預計募集5000人的獻血預備役,為淡季進行儲備。此外,本市今年年底前將建立起一支1000人的稀有血型庫。

  昨天是“世界獻血者日”,西城衛生局在西單獻血屋前舉辦“捐獻更多的血液,挽救更多的生命” 主題宣傳咨詢,同時招募獻血預備役。

  雖然現在街頭獻血的人也不少,但目前本市的用血已經開始出現“緊張”的苗頭。市血液中心主任劉江談到,6月10日后,全市每天的采血量約為1600個單位(每單位200毫升),而平時采血量為2000個單位。如果這種采血情況持續半個月,本市臨床用血就會告急。

  為了緩解夏季用血緊張的局面,血液中心于6月11日啟動了“獻血預備役”招募活動。截止到昨天,已經有1182人加入預備役。當用血緊張時,血液中心會發短信給預備役人員,呼吁其預約獻血。據了解,如果預備役能夠達到5000到6000人,就會緩解夏季用血緊張的情況。

  除了專門針對今年夏天招募的獻血預備役,本市從幾年前就開始組建應急固定獻血者隊伍。目前本市已經有10萬人登記為應急獻血者。但是應急獻血隊伍每年獻血率不足5%,劉江表示,如果預約獻血率能達到每年15%就會讓淡季不淡,希望2013年能實現這一目標。他算了一筆賬:10萬人中每年15%的人在淡季獻血,就是1.5萬人,預計能為北京貢獻2萬多單位的血液。這2萬多單位基本能補充冬夏兩季缺口。

  此外,本市還將建立1000人的稀有血型數據庫,也就是RH陰性血數據庫,今年年底就能建成。目前,已在數據庫中的獻血者有一半以上每年都會獻血一次。

  現場

  小伙兒高考后來獻血

  “我今天過18歲生日,想用獻血的方式慶祝一下。”昨天上午,西單獻血小屋來了一位18歲的大男孩、湖北人小李。他剛剛在湖北參加完高考,來北京旅游,昨天剛達到獻血年齡的低限。不過,小李做了快速檢驗后被告知血液不合格:“太遺憾了,其實沒大問題,就是早上吃得有點油膩,血太油了。”

  昨天,西單獻血小屋里來獻血的還真不少,但檢測合格能獻成的卻不算太多。很多人都栽在吃的太油膩上。“看來我們還需要加強宣傳,讓更多獻血者在決定獻血前要注意飲食,否則白跑一趟。”工作人員說。

  據統計,昨天從早上9時到下午4時,有65人次來到獻血小屋無償獻血,獻血量為21600毫升。

  相關新聞

  京城街頭再建5個固定獻血小屋

  本報訊(記者方芳)位于西單文化廣場的獻血小屋是本市首個街頭固定獻血屋,從去年6月12日投入使用至今整整一年。獻血屋目前每天采血量不足100個單位,低于原來位于同一位置的流動采血車。血液中心負責人分析,這與目前街頭隨意獻血者居多有關,隨著固定獻血者日益增多,流動車改為固定小屋是方向,能夠為獻血者提供更好的服務,為此,本市計劃在東直門交通樞紐等地再建5個固定獻血屋。

  血液中心負責人表示,隨著今后固定獻血者越來越多,發展獻血小屋是趨勢和方向,小屋能夠為獻血者提供更好的服務,減少天氣、大型活動對采血的影響。而且將來獻成分血的人越來越多,獻一次成分血需要半個多小時,在流動車上很難完成,必然要建更多獻血屋。

  本市將重新規劃布局流動獻血點。一些獻血者比較多的流動獻血點有望改成固定的獻血小屋。目前,西單圖書大廈、王府井圖書大廈、海龍電子商城、東直門交通樞紐、前門肯德基等流動采血點在采血量方面已經具備了建立固定獻血點的條件。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