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宣教 > 正文

北京豐臺區小升初非京籍享同城待遇

2012-05-23  來源:新京報
[字體: ]

  今年,豐臺區非京籍小升初學生,有望由區里統一分配升入初中。過去一直依靠家長聯系入學的歷史,今年將得到改變。昨天(21日)記者從豐臺區招生考試中心了解到,上周五開始,豐臺區已向本區內非京籍學生下發“豐臺區2012年非京籍小學畢業生就讀本區初中申請表”。至此,城六區非京籍小升初全部納入統一分配。

    豐臺首次分配非京籍入學

    今年4月底,豐臺區各小學陸續召開了小升初學生家長會,布置了今年的小升初政策。按照當時的布置,豐臺區非京籍學生今年仍實行家長自行聯系學校的政策,與去年變化不大。

    4月底至5月中旬,不少家長尋找合適的接收中學,但由于受到戶籍限制,聯系并不順利。5月中旬,部分家長陸續到豐臺區教委反映問題,希望豐臺區能考慮到非京籍學生入學的實際困難,讓非京籍學生同樣享受統一分配的入學政策。

    5月18日,豐臺教委有關負責人答復家長,考慮非京籍學生的實際需求,同時也結合豐臺區實際,以及目前全市和豐臺區小升初入學的總體日程安排,考慮對非京籍學生實行小范圍分配入學,具體操作將在近期開始實施。

    統一分配申請表陸續下發

    昨天,不少豐臺非京籍小升初學生陸續領到了學校下發的“豐臺區2012年非京籍小學畢業生就讀本區初中申請表”。

    這份申請表主要是征求學生是否愿意參加本區的分配入學,家長有兩種選擇:一種為自行解決,即自己聯系學校或回原籍就讀;另外一種為申請分配,即參與申請豐臺區本區分配入學。申請表最后一行為學校意見,并要求學校加蓋公章。

    一位豐臺區家長表示,這是豐臺區首次對非京籍學生統一分配。申請表填好后,學校將進行回收,之后交給教育部門,再進行下一步學生統計和分配入學的準備工作。

  ■ 個案

    統一分配“幫了我的大忙”

    泰陽(化名)的孩子在豐臺區方莊附近的一所小學就讀,今年升初中。

    孩子戶口不在北京,成績一般,泰陽去周邊學校試試。豐臺十八中,隔著大門,學校老師告訴她,孩子成績太低,接收不了。之后她又去了鐵營中學,硬把孩子的簡歷塞給學校,不過鐵營中學也告訴她,戲不大,因為成績低。

    上周六,趁著特長生測試的機會,她到外區一所中學。招生老師從頭到腳打量了她和孩子一番,蹦出幾個字“北京的還是外地的?”她回答:“外地的。”“外地的我們招滿了,不招了。”一旁的孩子拉著泰陽往學校外走,邊走邊說,這學校不好,招我,我也不來。

    從4月底到5月中旬,泰陽帶著孩子四處尋找學校,但至今,沒收到一個反饋。剛剛下發的統一就讀申請表,讓泰陽重燃希望。“也許我家孩子真能趕上第一批區里分配學校,這真是幫了我的大忙了。” 新京報記者 王佳琳

  ■ 背景

    “同城待遇”五年之路

    2007年前,非京籍小學畢業生只能是在所在區戶籍學生、北京戶籍學生完成派位等各個小升初環節后,被有空位的中學接收,個人的升學愿望不被考慮,往往是被分派到相對薄弱校就讀。

    2008年西城率先統一派位

    2008年西城區率先將該區就讀的非京籍學生納入正規小升初范圍,“其實在2008年之前,西城已率先在北京市試點外地生參加“小升初”電腦派位,但試點學校只有幾所。”一所試點中學負責人表示,剛開始學校挺想不開的,學校總希望能看到自己教出的學生有所成就,可大部分外地學生中考不到就返鄉了。“每個班級的人員隨時流動,對學生的情緒多少也有影響。”

    多區推優特長生招生敞開大門

    隨著西城區率先敞開大門接收非京籍學生,2010年,海淀、東城、朝陽等區也紛紛向非京籍孩子敞開大門。非京籍學生不僅能和北京學生一樣參加“電腦派位”,而且還首次享受“推優派位”、特長生選拔等權利。當年,海淀區推優名單中首次出現了316名非京籍學生。

    2010年,北京市教委提出,未來3至5年內,外來人口參加北京小升初將享“同城待遇”。除了免試就近入學外,外來人口子女也將可以參加推優、特長生、電腦派位。

    教育專家分析認為,各區縣實行“同城待遇”一方面是教育政策進步的體現,另一方面也因近年來北京中小學生源銳減,有些公辦校接近80%甚至更多的都是來京務工隨遷子女補充。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