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內,北京市所有的公交車上都將安裝定位系統,這意味著市民利用手機就能獲悉每一條線路實時運營情況,在公交站牌上掃描二維碼可以知道下一班車何時抵達。同時,地鐵東單站等5座車站將在站外設置“流量引導牌”,用不同的顏色實時播報站內擁擠程度,提示站外乘客合理選擇出行方式。26日,首屆北京交通行業信息大會上描繪了這一“智能交通”的場景。
市交通委科技處處長葛昱說:“未來5年,更多的信息手段將應用于交通領域,市民有望通過手機和網站預訂停車位,查詢公交到站、換乘信息,進行出租車電召。同時,交通部門通過建設交通領域能耗監測統計系統,將對軌道、公交、出租、旅游、貨運、郊區客運、省級客運等重點交通行業典型車輛、站點能耗進行動態跟蹤和微觀監測。”
虛擬站牌年內推廣
市民下載手機軟件后,在出行前輸入想搭乘的公交線路信息,就能了解離自己最近的公交站臺來車。這種“智能出行”方式,如今正在部分線路上試點。目前已經實現公交到站信息實時查詢的線路大部分為8字頭和9字頭線路。葛昱解釋說:“這些線路的車輛都裝配了GPS等系統,具備了實時傳輸車輛位置信息的條件。到了今年年底,本市所有公交車都將配備這種設備。所有線路都將陸續推出這種‘虛擬站牌’的服務。”
如果乘客已經到了公交車站,還可以用手機掃描一下車站牌上的二維碼,也能實時掌握公交進站信息和這條線路首末車時間等基礎信息。“近期,本市將在部分站點試點二維碼。”
葛昱說:“現在,乘客等車時,不知道等多久才來車。通過‘虛擬站牌’的推廣,就可以了解到車走到哪兒了,車輛間隔大約是多久,車都堵在哪兒了。”
5座地鐵站年內實時報擁擠
今年年底,地鐵回龍觀站、天通苑站、西單站、國貿站和東單站5座車站將利用可變情報板,發布軌道路網客流狀態信息,實時在站外顯示站內擁擠程度。目前,這些屏幕已經安裝在地鐵站的非付費區內,開始進行測試。
交通部門介紹,地鐵列車每趟核定客流在1400人次左右。本市軌道交通滿載率最高時已達到1.44。一般情況下,當滿載率超過1.2時,列車乘坐感受為擁擠。設置在非付費區內的可變情報板將按照綠色、黃色和紅色標注重要站點車廂內和換乘通道里的客流情況,分別對應舒適、比較擁擠和擁擠狀態。
“乘客不用進入地鐵站臺,就可以了解此刻客流狀態,進而選擇更合理的出行方式。”葛昱說,“擁堵也將分等級,類似地面路況信息。”另外,該系統還可預測未來15分鐘客流分布,通過與同期數據比較,分析異常路段并預警。
每個車位都將有數字編碼
今年4月,城六區基本實現“一車位一編號”。這意味著,今后這些車位將變成數字信息,市民通過智能手機就能提前查詢到車位的開放情況,甚至提前預定一個車位。
“預約車位的服務需要每個車位都有一個編號,這項工作目前正在推進中。”葛昱說,本市將逐步接入停車、公共自行車、鐵路客流等相關數據,完善綜合交通信息。交通部門將全面掌握路側和停車樓(場)的泊位資源、公共自行車的租還服務信息、鐵路車站到發客流等信息,為公眾信息發布提供支持。
市交通委表示,市民將來可通過網絡、手機等手段實時掌握路況信息、預定停車位、電召出租車、查詢公交換乘和到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