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國際學術期刊《PLOS醫學雜志》(PLOS Medicine)上發表的“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顯示,與極少吃新鮮水果的人相比,經常吃新鮮水果的人罹患糖尿病以及糖尿病性血管并發癥的風險明顯降低。
該報告基于在我國開展的50萬人大型前瞻性隊列研究數據,由來自英國牛津大學、北京大學和中國醫學科學院的研究人員共同協作完成。在對我國10個地區的50余萬名年齡35-74歲的成年人進行長達七年的追蹤隨訪后,研究觀察到近1萬例新發糖尿病患者。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李立明教授介紹,研究發現,和從不或極少吃新鮮水果者相比,每天吃新鮮水果者在七年隨訪期間新發糖尿病的風險下降 12%。對已患糖尿病的研究對象來說,每天攝入100克新鮮水果可以使糖尿病患者中的總體死亡率降低17%,缺血性心臟病和中風等大血管并發癥的風險降低 13%,糖尿病腎病和糖尿病眼病等小血管并發癥的風險降低28%。
牛津大學教授陳錚鳴認為,研究結果將為現有的膳食指南在倡導提高新鮮水果攝入方面提供強有力的科學依據,包括對糖尿病患者的指南。
據介紹,盡管富含新鮮水果和蔬菜的飲食對健康的益處已經得到普遍認可,但水果對糖尿病的發生和預后的影響,全球的研究證據還非常有限,很多 公眾擔心攝入新鮮水果會對糖尿病患者不利。此項研究啟動時有3萬名調查對象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中不吃水果的比例為無糖尿病者的3倍。目前得到的研究結 果有助于減少此種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