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子樂笑工廠,京城著名的民營劇社,成立三年多來,贏得數千粉絲。然而有一段時間,劇社創始人雷子樂卻笑不出來。
為啥?隨著攤子越鋪越大,場租、宣傳費用節節攀升,一部部新戲“等米下鍋”,現實問題擺在了劇社面前:缺錢!
在這節骨眼上,一筆150萬元的銀行貸款順利到位。有了“糧草”補給,劇社連續幾部賣座大戲接連上演,“笑工廠”的流水線又“玩轉”了。
要融資,找銀行貸款,聽起來順理成章,但對于雷子樂笑工廠這樣的小劇社來說卻絕非易事。劇社一沒固定資產,二無有形產品,拿什么做抵押?哪兒來的信用擔保?
“在深入了解劇社的現狀和需求后,我們發現它有著優質的原創話劇內容,因此我們把劇社過去創作上演的16部劇的著作權作質押。”負責雷子樂笑工廠貸款項目的北京銀行客戶經理宮非說。
實際上,自2008年北京銀行開創了國內無專業擔保公司擔保的“版權質押”貸款以來,包括版權等無形資產質押已經成為北京銀行服務文化企業的利器。
“針對中小文化創意企業貸款,北京銀行將實行貸款額度審批綠色通道制度,做到隨報隨批,將稀缺資源重點投向中小文化創意企業。”北京銀行行長嚴曉燕表示。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末,北京銀行已累計審批通過文化創意企業貸款1700多筆、270多億元,占北京市場的70%以上,成為首都文化金融領域的領軍企業。在未來5年內,該行還將每年對文化創意企業提供不少于100億元的信貸支持,持續提高文化創意貸款占比,助力文化創意企業特別是中小文化創意企業提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