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16號線西苑至北安河段年內開通

2016-06-17  來源:新京報
[字體: ]

  昨日,地鐵16號線萬泉河橋站工地,工人正在展示鋼管柱調垂設備。

  昨日,記者探訪在建中的16號線萬泉河橋站與宛平城站,在兩站的施工現場,新型機械均取代人力成為主力。

  據了解,16號線今年計劃開通其二期西苑至北安河段,線路長約19.6公里,目前車站主體結構已驗收,正在進行附屬結構施工、裝修及設備安裝工作。

  機器為萬泉河橋站“搭架子”

  據了解,地鐵萬泉河橋站為北京地鐵16號線第10標段,車站位于萬泉河路與北四環交叉口出處的萬泉河橋區內,目前車站主體結構完成20%,洞樁施工完成80%,采用了新型洞樁機械化施工方法。

  中鐵四局萬泉河橋站項目經理汪崎峰介紹,在對地鐵站內空間進行掘土、建設之前,要先進行洞樁施工為地鐵站“搭架子”。在之前的洞樁施工中,工人 們要先分別在底部和頂部打4個導洞,然后在上下導洞間打孔并裝備“支架”——邊樁與中樁,接著灌注混凝土、建頂梁、搭拱……整個過程只輔以簡單機械。而新 型的施工中,導洞只需在頂部打4個,接下來的打孔、定樁均由機械承擔。

  汪崎峰介紹,相比傳統施工方式,新型施工方法取消了底部導洞,能有效減少地面沉降,降低施工安全風險,同時相比人力作業,機械作業的效率能提高10倍以上。

  汪崎峰說,20米長的孔洞中,為了確保承重不出現問題,安裝鋼柱時偏差必須小于1厘米。以往安裝過程均由人工進行,現在換成機械工作,就能控制得更加精確。

  暗挖臺車節省一半人力

  除萬泉河橋站洞樁施工中大幅采用機械,16號線宛平城站的暗挖作業中,暗挖臺車也取代人工成為了作業主力。

  據了解,宛平城站至終點區間有171米的暗挖區間,區間隧道位于永定河古河床沉積層,有很多大體積的漂卵石,且因為含黏土質膠結,地層密實,人力挖起來比較費時費力。

  宛平城站項目經理張耀洪介紹,171米的暗挖區間中有并列的左右兩條支線,左線采用傳統人工作業方法,耗時7個多月完工;右線于今年4月動工,以新型暗挖臺車為主力,預計本月21日即能挖通,耗時不到左線的一半。

  張耀洪說,區間中目前所發現最大的漂卵石直徑長達1.9米,人工作業時遇到這種情況,挖掘進度會大大受阻。而機器挖掘時,會將其挖出并放到一邊,不影響挖掘進度。

  除此之外,機器入洞后,工人只需承擔輔助工作。張耀洪介紹,左線作業時每天共24個工人倒班工作,而右線只需12個人。

  北京市重大項目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確保施工、提高效率,同時為了適應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需要,北京將全面推廣暗挖施工機械化。

  據了解,16號線工程自2013年開工建設,今年計劃開通其二期西苑至北安河段,線路長約19.6公里,目前車站主體結構已驗收,正在進行附屬結構施工、裝修及設備安裝工作。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