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保作文 > 正文

30元任意跑 “滴滴代叫”真坑人

2016-08-03  來源:北京晚報
[字體: ]

打車軟件風靡,出門叫輛網約車幾乎成為市民的首選。瞅著這偌大的市場,一些人打起了歪主意,試圖從中分一杯羹。一個叫“滴滴代叫”的行業悄悄出現了。

  30元一單任意跑?

  “滴滴代叫:30元一單,任意跑(不能跨市);先上車,后付費,滴滴一下馬上出發”。朋友圈上關于“滴滴代叫”的廣告詞看起來十分 誘人。一位代理人介紹,只要在出行前15分鐘預訂,并將起點、終點和聯系電話告知她,她就會通過“滴滴打車”幫你叫車。車費在100元以內的,一律收費 30元,若超過100元,則打四折,車費直接交給代理,并稱“平臺會統一向滴滴司機付款”。

  看到如此劃算的買賣,劉先生試著通過“滴滴代叫”預訂出租車。不到一會兒,司機就主動給他打電話,并順利將他送往目的地。“和平時一模一樣,差別就是別人幫你叫車幫你付錢而已”劉先生說。原本應付106元車費,他只給了代理30元。

  當真有這么便宜的事兒?代理劉女士得知幕后實情后“良心上過不去”,毅然辭去了這份兼職。原來“滴滴代叫”利用“滴滴打車”平臺的 漏洞,無限次叫車卻不付款,乘客叫的“便宜車”,全由司機埋單。劉女士透露,“滴滴代叫”代理幫乘客叫車并收取費用之后,并沒有向司機付款,而是全部收入 囊中。

  根據“滴滴打車”軟件的打車規則,如果上一筆訂單未完成付款,系統會提示先付款后約車,爽約3次將永久封號。而“滴滴代叫”代理采取的方式則是,每個號只約一次車,成功約車后將該賬號丟棄。

  滴滴司機無處申冤

  “那能有什么辦法,直接聯系不上,只能等著,心里頭特生氣”。說起乘客叫車不付錢的遭遇,滴滴司機黃師傅又氣又惱。今年7月初,黃 師傅在滴滴平臺上接了一個從中關村到長城的訂單,車費180多元。不料將乘客送達目的地后,訂單遲遲沒有確認付款,“我們都是靠信任做生意的,在車上就沒 有催他(確定付款)”,后來黃師傅在平臺上催款好幾回,無果,他只好放棄了。

  遇上這種有債無處討的倒霉事兒的,不止黃師傅一人。黃師傅說,大部分司機都遇到過這類事情,“一年得有兩三回”。不少司機在貼吧“滴滴打車吧”上吐槽,有的將乘客手機號上傳,希望能把該名乘客找出來;有的大罵乘客缺德,稱其“電話不接消息不回”,憤怒中又帶著無奈。

  逃單“技術”公開叫賣

  “滴滴打車全國代叫,實力收徒出售技術,技術50元,成本2元,可以代叫車,一單利潤20多元”,二號黑體字樣的帖子顯得格外顯 眼。“滴滴代叫”不僅提供叫車服務,還出售“技術”,讓你“一勞永逸”。賣主向筆者承諾:操作簡單,50元包學會,“技術”時常更新,保證持續可用性。當 筆者表現出遲疑時,賣主說:“教你我們又不損失什么,市場那么大,我們吃不完的”,并發來當天交易成功的訂單,已有5人付款。筆者交錢后,賣主發來一個教 程,詳細講解了“最新技術”的操作方法。

  由于注冊“滴滴打車”賬號需綁定手機號,且“滴滴打車”APP不具備代他人叫車的功能,這些研究“技術”的人便在微信叫車上動起了 手腳。2014年“滴滴打車”入駐微信后,乘客可在微信平臺上叫車并通過微信付款。據該賣家介紹,開通微信叫車功能需綁定招商銀行卡,同一張卡可以反復綁 定不同的微信賬號,核心障礙在于同一個證件號碼填寫不得超過五次,這個“高明的技術”則攻克了這一難關。不僅如此,教程還提供了兩個注冊微信號的鏈接,在 此平臺上可以無上限注冊微信號,每個號花2元左右。只要買主約完車后丟棄該號,逃之夭夭,司機便無法聯系上他,如此循環操作,便可“享受”低成本乘車待 遇。

  黃師傅的訂單款至今未追回,“滴滴打車”平臺將如何處理這種情況呢?記者打通了“滴滴打車”快車客服電話,工作人員表示,若超過15天仍未收到款,平臺將補償司機前兩筆逃單金額的50%,而后再遇到逃單事件,平臺尚無明確的處置方法。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