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七成供飲用
自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以來,進京水量已超過15億立方米,基本實現了“喝、存、補”的用水目標。其中,近七成流入 了本市水廠,供居民飲用。為應對用水高峰,今年夏天,南水日進京水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4%,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首都水資源緊缺的狀況。
8月4日上午8點,惠南莊泵站顯示,已經有超過15億立方米南水奔涌入京,相當于750個昆明湖。按照計劃,本市2016年一共將接收 10.5億立方米南水,目前已經完成了計劃調水量的70%。去年同期,南水入京流量是每秒32立方米,今夏則增加到了每秒40立方米,日來水量也相應增加 了24%,從278萬立方米增加到了345萬立方米。
在水資源方面,北京多年來一直過著緊巴巴的日子。千里馳援的南水,首先用于保障居民“喝”的需求,擴大京城“水盆”的容量。市南水北調辦相 關負責人介紹,這15億立方米南水中,有10.17億立方米流入了本市各大水廠,占到總調水量的68%。正值盛夏,每天有223萬立方米南水進入千家萬 戶,供市民飲用。在本市的水廠中,郭公莊水廠和城子水廠已全部使用南水,田村山和第三水廠使用南水比例達一半以上,第九水廠使用南水與本地水兌水比例也達 到了4:1,最大限度實現了“喝”的用水目標。
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今夏用水高峰出現在7月11日,日用水量超過330萬立方米。有了南水這一“外援”,城區自來水廠的日供水能力提升至372萬立方米,完全能夠滿足市民的用水需求。
按照計劃,除了“喝”之外,富余的南水還被用于調蓄儲備和地下水回補。
密云水庫是本市最大的地表水源地,設計庫容量為43億立方米。近年來,隨著降水量減少、用水量增多,密云水庫長期維持低水位運行,南水進京 前,蓄水量僅為8億多立方米。去年9月,密云水庫反向輸水工程完成調試,經由沿途泵站,南水從團城湖一路東流,連“跳”九級,反向輸送至密云水庫。再加上 今夏雨水豐沛等因素,密云水庫水位已達138.68米,蓄水量14年來首次超過13億立方米。
據市南水北調辦統計,共有超過2億立方米南水儲存到密云水庫、懷柔水庫、十三陵水庫和大寧調蓄水庫。“存”下的南水有利于本市水資源調配,實現水源供給豐枯互濟,并擴大南水的供水范圍。
南水進京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為北京解了渴,但水資源緊缺的局面依然不會改變,本市再生水利用、自備井置換等工作一直在同步推進。同時,水務部門也提醒市民,節約用水的任務依然艱巨,應珍惜每一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