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日),大興區相關負責人做客首都之窗訪談時表示,新機場拆遷安置房計劃2018年完工入住,到今年年底,在建的安置房樓座主體結構基本實現封頂。
據大興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新機場是國家重點工程,位于大興區禮賢鎮、榆垡鎮,拆遷涉及到大興區33個村,其中被拆遷的村13個,涉及到拆遷群眾2萬多人。大興區利用42天完成了拆遷安置,保障了機場4萬多畝土地的使用,此間沒有發生一起上訪事件,沒有一戶滯留戶。
在安置房規劃選址上,大興區尊重村民意愿,在榆垡鎮、禮賢鎮規劃了居住組團。安置房去年年底開工,計劃2018年完工入駐。在居住區規劃設計上,堅持商品房的品質,安置房的價格,現代化的配套。到今年年底,在建的安置房樓座主體結構基本實現封頂。安置房在建設過程中考慮當地的特點,比如設置農用車的停車位等。大興區根據搬遷村學生的入學情況,采取分流的政策,保證兩個村72名學生就近上學。
大興區還提出了機場周邊的三年發展行動計劃,篩選出100多個項目,明年爭取見成效。目前,這些項目都在建設和規劃當中,今年有40多個項目已經開工建設。“主要是將過去沒有到位的基礎設施補齊,包括農村的街坊路、節能改造、廁所、道路、橋梁和水電氣熱等的逐步完善。
新機場建設和拆遷過程中如何打造廉潔工程?相關負責人表示,大興區針對參與機場建設的干部出臺了八不準、三報告政策,干部都簽了承諾書。同時在項目招投標過程中、在資金使用當中用機制發揮作用,避免個人說了算,避免少數人說了算。村里還成立了民主監督領導小組,由村干部和黨員群眾代表組成的,最大限度保證過程的公開公正,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