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端醫療器械中超過八成被外國跨國企業壟斷,進口醫療器械在我國大醫院占有率已經超過70%,而這些洋醫療設備進入中國后的售價一般是在本土售價的3-5倍。這一方面導致醫療器械設備價格居高不下,同時也加劇了“看病貴”的矛盾。近日,在九三學社中央主辦的“我國醫療設備自主創新發展研討會”上,多位骨科專家呼吁加快我國醫療器械設備的自主創新步伐。
在大醫院里,患者需要做骨科內固定手術時,即使是安個“釘子”,醫生都會先想到洋品牌。洋器械不僅價格高,用起來也不盡如人意。北大醫學部副主任姜保國說,目前臨床上使用的國外骨科醫療器械大多是按照歐美人種設計的,解剖形態與國人骨骼不匹配,加大了手術操作難度,增加了醫患風險,但由于國內尚無高質量的產品,只能被動選擇洋產品。“我們能造衛星,為什么不能生產關節與螺釘?”專家建議加強政府的支持與扶持,鼓勵相關產業涌入,打造龍頭企業,增強與國際企業的抗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