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中國青基會承認評選制度有缺陷

2011-06-19  來源:千龍網
[字體: ]

 一場大學生為競選公益項目資助而發起的“希望工程激勵行動”網絡投票,在逾30萬網絡票數中,近6成為刷票公司投票。主辦方中國青基會昨日正式回應,已修改評選規則,并刪除刷票票數,由于“不希望傷害同學們的積極性”,青基會未公布參與刷票的社團名單,也未取消這些社團的參評資格。

  “投票第一天,網站就因為流量太大登不上去,有一個學生團隊竟然當天獲得7萬張投票。”青基會該項目負責人盛園園說。據介紹,為鍛煉大學生實施公益項目的社會動員能力,6月2日-7日為網絡投票入圍階段。

  7天內,389個申報項目共收到319543次投票,票數最高的項目投票數達9萬多。然而,這逾30萬的票數并非正常投票,根據技術統計,總票數中有188984次投票為網絡刷票,130559次為正常投票。經主辦方重新核對,票數最高的項目在消除刷票記錄后,票數回歸為2800多票。

  “當時很震驚,公益活動居然可以用這種方式投票”。傳媒大學的趙萍和同學是在投票第二天發現了異常情況,她們的公益項目是讓教輔書在高校循環再利用。趙萍說,團隊里的成員跟所有認識的朋友游說公益項目,只拉到兩百多投票,而排名靠前的團隊票數都是幾萬。直到在網上論壇里,有人貼出拉票公司的宣傳網址,大家才知道有團隊花錢請網絡公司刷票。

  “一位高校老師打來電話說,學校的學生并沒有刷票,竟然票數奇高。這種‘被刷票’的情況該怎么算。”青基會一位工作人員說,由于網絡投票的沖擊,很多團隊對投票環節提出質疑,提出建議。很多團隊很憤慨,有一些團隊很傷心,還有一些團隊居然“被刷票”,很無辜。

  對于部分團體為獲得資助瘋狂刷票的行為,主辦方青基會開始調整評審規則。經與各高校指導老師征詢意見后,青基會增加了校正環節,不再只看網上投票多少,即參考投票結果對公益項目進行初審,結合網絡投票情況,評審和網絡投票權重各占50%。最終,專家評審組根據評審規則評選出107個獲資助項目。

  對于公益活動中出現的刷票行為,一位參與該活動的大學生表示,完全通過網絡進行公益項目評選不夠嚴肅、也有失公平。對此,青基會副秘書長楊曉禹表示,在評選制度上的確有一定缺陷,今后再舉辦此類活動,將大幅減少網上投票的權重。此外,一旦發現活動中有弄虛作假行為將不再寬容,“該取消資格的取消資格”。

  事件回放

  200元刷千張選票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主辦的“希望工程激勵行動”,旨在選出適合的大學生公益團隊予以資助,每個獲得資助的項目將給予1萬元以內的資助獎金,優秀項目還有機會到英國參加交流活動。6月2日網絡評選展開后,不少參加評比的高校團體開始進行瘋狂刷票。通過刷票公司,以1000張選票200元的價格進行刷票。

  主辦方青基會發現網絡刷票現象后,6月5日在活動官網對違規刷票行為進行了警告,同時對刷票記錄進行刪除,保留正常投票的數據,并在投票時增加驗證碼,防止刷票。但仍然無法杜絕網上投票的刷票問題。兩天后,青基會再次發出警告,告知如有團隊繼續違規,將立即取消其參與資格,并修改評選規則,增加校正環節。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