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9月28日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在2011智能電網國際論壇上的描述,智能電網規劃將減少風電的接入和消納,提高太陽能的比例,并增加了電動汽車充換電站和充電樁的建設量。
劉振亞介紹,未來5年,國家電網計劃建設鏈接中國大型能源基地和主要負荷中心、“三縱三橫”結構的特高壓骨干網架。打造高度智能化的輸配電網絡,建設110千伏及以上智能變電站6100座。新建電動汽車充換電站2900座和充電樁54萬個,安裝智能電表2.3億只。
目標是滿足2.6億千瓦電力大范圍優化配置的需要,支撐9000萬千瓦風電和80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的接入和消納,保障80萬輛電動車的應用,實現全部客戶用電信息的自動采集。
此前,國家電網曾稱,2015年其大范圍、遠距離的輸電能力將達到2.5億千瓦,低于劉振亞此次公布的2.6億千瓦的能力。
在電動汽車方面,國家電網曾稱在“十二五”期間其將建設充換電站2351座,充電樁22萬個,初步建成覆蓋公司經營區域的智能充換電服務網絡。而這兩個數字現在都有了較大的變化,分別提高了23.4%和145.5%。
對于風電和太陽能,國家電網的智能電網發展目標亦“區別對待”,由原來的“實現接入風電1億千瓦和光伏發電500萬千瓦的目標”,變為“9000萬千瓦風電和80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的接入和消納”。風電下調了1000萬千瓦,而太陽能提高了300萬千瓦。
今年8月,國家能源局印發《風電開發建設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其中明確規定:各省核準風電項目前須先向國家能源局上報核準計劃,風電場未按規定程序和條件獲得核準擅自開工建設的,不能享受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的電價補貼,電網企業不接受其并網運行,違規擅自開工建設的項目一經發現,省級以上能源主管部門將責令其停止建設,并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責任。
《辦法》的出臺顯示出國家收緊風電項目審批的跡象,也導致對近期可開工風電項目數量的預期降低。國家能源局有關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亦表示,國家能源局希望風電建設能夠控制節奏,不要盲目開工太多。
“規劃的多,但實際開工少了,風電的目標就要調下來。”上述國家電網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