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個月底,北京將組建一個城市管理實職部門——城市管理委員會。職責交叉、條塊責權不清等管理問題將因此得到有效改善。此外,市規劃委和市國土局也將在下月底完成機構合并,并被賦予新職能。
在提質增效的嶄新管理模式下,對城市規劃的踐行也將展現出新的風貌:大數據手段參與人口動態監測,戶籍人口管理政策更完善;審批手續精簡優化, 除涉及安全和環保事項外,投資項目強制性評估評審一律取消;中心城居民走出約500米就能看到一處公交站點,城市副中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高達18平方米; 社區居委會都多了一個更時尚的任務,那就是倡導居民學習如何給垃圾做個分類。
今年5月召開的北京市委十一屆十次全會通過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的意見》。昨日,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市多個部門相關負責人對這份《意見》作了解讀。
城市管理組建“新軍”
《意見》:確定城市管理主管部門職責。增強城市管理工作的綜合性、整體性和協調性,整合市政市容、煤電油氣等能源日常運行、再生資源回收、城市 建成區市管道路兩側綠化帶的環境衛生、城市河湖管理范圍內(不含水域)的環境衛生,以及地下綜合管廊等管理職責,組建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作為本市城市管理 主管部門,列入市政府組成部門,負責對城市管理工作的業務指導、組織協調、指揮調度、專項整治和檢查評價等工作;加強財政預算運維資金和市政設施建設的統 籌管理,加強對供熱、燃氣、環衛、路燈等領域國有企事業單位管理任務的監督指導和考核評價,加強對各區城市管理主體責任的考核。
解讀】
改善管理體制不順暢問題
《意見》的熱點之一是組建城市管理新部門。為何要在這一領域“動刀”?市編辦副主任左銘飛表示,北京的現行城市管理體制在建設管理中發揮了重要 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體制機制不順的問題。如一些部門職責交叉,條塊責權不清,有些問題涉及多個部門,誰都管,但誰也管不好。為此,《意見》提出了進一步推 進本市城市管理體制改革的內容。
城市管理委員會將在下月底成立,屆時,多個市級部門與城市運行管理相關的職責也一并劃歸。左銘飛解讀道,如市發改委的煤電油氣等能源日常運行、 市商務委的再生資源回收管理、市園林綠化局的城市綠化帶環境衛生管理、市水務局的城市河湖周邊環境衛生管理等,都將一并規劃。同時,財政預算運維資金和市 政設施建設的統籌管理職責,也將劃歸給城市管理委員會。具體是只將職能劃歸,還是連同原職能處室直接劃歸,這需要針對業務的密切聯系程度來綜合考量。
規劃與國土部門二合一
《意見》:實現總體規劃層面的“多規合一”。以城市總體規劃編制為契機,推動城市規劃管理和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合一,推動城市總體規劃與土地利用 總體規劃相統一、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相協調,實現多規劃底圖疊合、數據融合、政策整合,描繪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法定藍圖”。2016年完成城市總 體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兩圖合一,實現城市規劃向城鄉規劃轉變。
解讀】
合并后將精簡內設機構
規劃與國土兩個部門的合一,顯然也是城市管理體制的增效之舉。“原來一項審批手續,國土也批,規劃也批,這次審批手續就合一了,流程可以重新設 計。”市編辦副主任左銘飛表示,北京市國土局和市規劃委將于7月進行機構合并,合并后職能和內設機構不是簡單相加,而是要重新進行設置。
合并后的部門,將重新根據工作任務和程序來設置內設機構。雖然內設機構減少了,人員方面并沒有明確提出要精簡的任務。如果在合并過程中涉及人員重新安排,也有適當收回編制的可能。據其介紹,合并后的名稱還需要報中央編辦審批。
城市副中心與廊坊北三縣共編規劃
《意見》:高起點規劃發展藍圖。落實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要求,以最先進的理念、最高的標準、最好的質量,將綠色生態原則作為最突出的特點,加快完成北京城市副中心各類規劃編制工作。
統籌好北京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圍與通州全區域的規劃建設,統籌好北京城市副中心與中心城區、北京東部地區以及河北省廊坊市北三縣的協調發展,2016年底完成北京城市副中心總體城市設計和重點地區詳細城市設計,以及通州區總體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
高標準提升水環境,構建“三網、四帶、多水面、多濕地”的水環境格局。積極開展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到2020年下沉式綠地率達到50%,新建區 域年徑流總量控制率不低于85%。率先建成生態園林城市,到2020年通州區森林覆蓋率達到33%,北京城市副中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8平方米,公園 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0%。構建一流的現代化城市交通網絡。到2020年城市路網密度達到9公里/平方公里,綠色出行比例達到80%。
解讀】
城市重點地區是運河兩岸
記者注意到,這份《意見》用了超過千字的章節闡述“集中力量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內容。對此,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副中心的規劃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作為一名從事規劃管理的人員也感到很振奮。”
《意見》中提到的155平方公里即城市副中心的規模,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稱,要在這一范圍內建成一個先進理念高標準的示范區,其中重點地區是運 河兩岸,“我們選了6個重點地區,國內外幾十家頂級設計團隊和專家參與設計,要求年底完成整個設計工作。”此外,還要深入編制906平方公里全區域總體規 劃和各類專項規劃,這是指整個通州區的范圍,包括14個方面的專項規劃。“這些規劃也要求新的理念落地,這項工作馬上開展”。對于統籌協調發展,他表示, 要更加重視與周邊跨界地區的協調和共治共管,會同河北省相關部門建立區域協同機制和規劃管控機制,與廊坊北三縣共同編制跨區域規劃,實現規劃一張圖,共同 建設區域協同發展的示范區。目前,正與河北及廊坊方面共同組建團隊,并開展工作。
六成生活垃圾將轉化再用
《意見》:促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定向回收快遞等包裝物。到2020年基本實現人均垃圾產生量零增長。加強生活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管理。按 照“末端決定前端,資源分級分類回收利用”的原則,干濕分開,分類收運,統一垃圾分類器具和運輸工具標志標識。落實小區物業公司垃圾分類主體責任,發揮社 區居委會在垃圾分類中的積極作用。到2020年基本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資源化率達到60%以上。
解讀】
生活垃圾處理能力每天將達3萬噸
近兩年內,“垃圾分類”躋身時尚熱詞。馬路邊,不同顏色的分類垃圾箱越來越多,市民也逐漸參與到將垃圾分類回收的學習中。對此,市市政市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垃圾處理能力將大幅提高。
這主要體現在:適度超前規劃建設垃圾處理設施,建成昌平、通州、房山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規劃生活垃圾處理能力達到每日3萬噸。生活垃圾資源化 率達到60%,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9.8%。基本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采取集中處理為主、原地分散處理為輔的方式,布局建設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設施,建設 豐臺、首鋼等餐廚垃圾集中處理廠,餐廚垃圾集中處理總能力達到3000噸/日,廢棄油脂處理總能力達到300噸/日。建筑垃圾方面,建成大興、房山等建筑 垃圾集中處理廠,規范化處置率達到85%。五環路以內垃圾轉運站實現全密閉。
其他亮點
昨天,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還梳理了這份《意見》中的一些亮點:
●嚴格調控人口規模。到2020年將全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城六區常住人口總量比2014年降低15%左右。
●實現區區通軌道,利用大數據優化公交線網布局。到2020年,北京市運營總里程達到900公里以上,中心城區公交專用道達到1000公里,中心城區公交站點500米內全覆蓋。
●增加市民綠色休閑空間,推進“一道綠隔城市公園環、二道綠隔郊野公園環、環首都森林濕地公園環”建設,到2020年,全市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85%。
●構建購租并舉的住房供應體系。鼓勵國有企業利用自有用地開發自住型商品住房和公共租賃住房,力爭到2020年再籌集政策性住房20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