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審批手續和通關環節減少了,京津冀地區進出口企業辦理跨關區貨物通關的成本也降低了,相比以前省時、省事、省錢!”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物流運營部海關事務經理韓慶欣對京津冀通關一體化的實效頗有感觸。
記者從北京海關獲悉,2016年北京海關進口跨關區報關單平均通關時 間,較通關一體化改革前縮短46%,出口跨關區報關單平均通關時間更是縮短了50%。進出口貨物最快實現“當日報關當日放行”。總體來看,跨區通關的物流 成本減少了近三成,數萬企業從中受惠。
三地通關如同一關
2014年7月1日,海關總署正式啟動京津冀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申報進口的雨刷器成為第一票海運進口報關單,揭開了京津冀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的序幕。
三年來,從“屬地申報、口岸驗放”,到“屬地申報、屬地放行”再到“京津冀區域通關一體化”、“區區聯動”,從擔保驗放到無紙通關、電子支付、匯總征稅,北京地區海關通關效率大幅提升,通關環境不斷優化,進出口企業可根據自身需求自主選擇申報、納稅口岸。
作為北京高端制造業的翹楚,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2016年全年共計生產各型車33萬輛,其中,進口零件約1.2萬種,進口額高達30億歐元,近1.7萬多個標箱的貨量,每周到港兩班船貨物,每天需要100至120個集裝箱的零部件。
“如果按照原來的通關模式,清關時間大約需要5個工作日,2014年 7月啟動京津冀區域通關一體化模式后,僅需4個工作日就能完成通關手續,通關速度一下子提升了20%。同時,實行通關無紙化報關之后,最快2至3個工作日 即可通關到貨。”韓慶欣說,“這給企業提升運營效率帶來了強大支撐。”
像北京奔馳這樣受惠于一體化通關的進出口企業有數萬家。
北京海納川江森汽車部件有限公司,主要從德國集散中心進口奔馳汽車配套產品,通過海運從天津運至北京生產加工,在京津冀通關一體化啟動前,需要在天津報檢,然后分別在北京及天津海關報關。
“現在公司只需在天津報檢,在北京海關報關即可,正常情況下,通關效 率提高了三成,還減少了在港口及碼頭的倉儲費用,平均每個集裝箱能省下400塊錢。”海納川江森總經理陳寶說, “三年來,公司實際節約了240萬左右的費用,這對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來說不是筆小錢。”
記者了解到,通關一體化后,三地通關如同一關,這讓企業進出口業務人員輕松了很多。過去,他們經常需要為一票貨物往返京津冀三地海關,通關一體化之后,在一處就可以完成報關手續。
助力服務業擴大開放
2016年11月26日凌晨2點55分,隨著一架波音737-800飛機在首都機場平穩降落,飛機融資租賃業務終于落地天竺綜合保稅區。這也是北京地區復制推廣上海自貿試驗區海關監管創新制度進口的首架融資租賃飛機。
在此守候的北京海關查驗人員迅速登機,進行清倉監管。同時,在北京海 關隸屬的首都機場海關、天竺海關通關現場,值守人員開始為飛機辦理通關手續。而在40公里外的北京海關審單部門,關員們也在加班審核有關報關數據。據介 紹,通過保稅租賃,出租飛機的租賃公司不用一次性支付進口關稅、增值稅,運營成本大幅降低。
針對服務業擴大開放在北京的綜合試點,北京海關通過資源整合與監管流程的創新,為科技創新、文化教育、商務與旅游等服務業重點領域的擴大開放“量身定制”了一系列“先試先行”的創新舉措。
如創新推出全國首個科研教學免稅設備共享平臺,通過線上申請、線上審 批、線上監管加快向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開放。據統計,截至2017年2月1日,北京海關累計通過該平臺接受中科院所屬21家研究所和在京11家高校申報 8批次、1458臺設備,審核通過955臺,上線678臺,其中價值超100萬人民幣的設備309臺,開放共享機時11萬余小時。
北京海關還將保稅物流引入生物醫藥研發產業的核心區域。目前已在中關 村生命科學園內批準設立了生物材料公共保稅倉庫,成為全國首家獲批突破建庫標準的生物醫藥類公共保稅倉庫。通過簡化生物材料口岸報關環節,該保稅倉庫實現 了生物試劑耗材制品的“快報快放”,截至2017年2月1日,入庫貨值已達387.26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