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服飾圖繪
隋唐五代服飾圖繪
2015年3月31日,中國首部衣冠畫作長卷《中國衣冠圖》在北京亮相,美術界、文化界、詩歌界、書畫界、新聞界的數十位專家學者出席了發布會,對該作品作出了高度評價。
《中國衣冠圖》長200米、寬0.75米,是著名畫家何公洲歷時5年潛心創作的一幅長卷畫作。何公洲從歷時性的角度,按照朝代的更迭,直觀 地再現了各個歷史時期的主流服飾風格。畫作內容從人類原始社會裸體時代開始,歷經“衣冠之初”的三皇五帝、“垂衣而天下治”的夏商周、“悠悠秦漢”“風度 魏晉”“豐韻大唐”“寫意兩宋”“多元遼金元”“市俗明風”“錦繡滿清”等二十多個朝代,橫跨五千年歷史。《中國衣冠圖》生動再現了我國各時代服飾多元演 變的歷史進程,體現了中華服飾的絢麗多彩與威儀壯觀,展現了中華各個民族間價值觀、世界觀碰撞融合的服飾演繹歷程。
為創作此幅長卷,何公洲認真研讀《中國美術史》《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國服飾史》《中國染織史》《敦煌服飾文化研究》《敦煌石窟全集》(服飾畫卷)等大量圖書資料,廣泛考察,并請教了多位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和服飾專家。
與會專家對《中國衣冠圖》給予了高度評價。全國政協書畫室副主任、中國書協理事趙學敏表示,藝術的根就應該扎在文化上,何公洲是集書法、繪 畫、詩詞、國學于一身的藝術家,《中國衣冠圖》是集技術性、藝術性、史料性、欣賞性于一體的衣冠畫巨制。著名文藝評論家、《散文選刊》主編郭昕認為,《中 國衣冠圖》是畫家用畫筆為中華文化做出的精彩注腳,它不僅是一幅畫作,更是中華文化的一張名片。中國書協會員王家斌認為,衣冠史就是文化史、人文史,《中 國衣冠圖》有助于推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發揚光大。書法家朱中原認為,中國畫的魂是線條,人物畫中線條更為重要,由于何公洲深厚的書法功底,《中國衣冠 圖》才老辣生動、逼真傳神。
《中國衣冠圖》內涵豐富,是一部繪畫版的中華服飾史,作品中多種藝術形式技巧的綜合運用,給人一種和諧共融之美。畫作除用筆墨再現古代服飾 衣冠外,還穿插了古裝人物畫技法,成為集史料性、技術性和藝術欣賞性為一體的人文大作。一部直觀的衣冠圖,就是一部濃縮的中國文化史,《中國衣冠圖》是一 個畫家對傳承中華文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努力。
何公洲教授,別名野夫,學者、詩人、書法家、古裝人物畫家,曾在海內外多個城市舉辦個人作品展。他早年潛心研習古今書法,后由書入畫。其書法不拘形式、灑脫豁達,畫作筆墨酣暢、意境悠遠,“詩中有畫,畫中有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