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滄州市政府了解到,截至2014年底,滄州與北京合作的項目達到431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63項,項目總投資2046億元。
滄州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具有諸多得天獨厚的優勢:滄州乘坐京滬高鐵,到北京51分鐘、到天津22分鐘,已進入與京津同城時代,境內7條高速公路都 進入京津冀高速路網,各縣(市)都可以便捷地通達京津;渤海新區有200多萬畝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同時擁有億噸大港黃驊港,是京津轉移產業的“黃金寶 地”。并具有承接京津產業轉移,特別是打造現代重化工基地的雄厚基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國有石化公司在滄州均設有生產基地,滄州還是亞洲最大的 TDI生產基地、中國重要的PVC生產基地,數控機床、管道裝備、五金機電、包裝機械等行業都在全國同行業占據相當份額。
圍繞對接京津,滄州市重點打造了“渤海新區新型工業化基地、滄州現代產業基地、任丘石化產業基地”三大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的平臺。同 時,滄州市委、市政府與北京市進行全面對接,在政府合作層面,先后與北京市朝陽區、西城區、東城區建立了友好城市關系,滄州銀行與北京銀行簽訂了全面業務 合作協議,泊頭市與北京市鑄鍛行業協會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等共16項重要合作協議;在產業項目合作方面,滄州市把項目建設作為主攻方向,及時捕捉項目信 息,及時溝通合作意向,不斷加強與北京各個層次的對接合作;在科技教育方面,搭建企業與北京知名院校、科研院所的對接平臺,大力引進先進成果、先進技術與 高端人才。與此同時,不斷強化對接服務,其中滄州渤海新區的中捷產業園派出工商注冊人員常駐中關村,中關村的高新技術企業足不出戶,即可完成中捷產業園的 工商注冊,這開創了河北異地實施工商注冊的先河。
該市還將針對京津制定出臺新的人才引進優惠政策,創新人才使用、流動、評價和激勵機制,完善人才市場體系,吸引京津各類人才到滄州興業創業。加 強基礎設施對接,特別是加快推進渤海新區—滄州—任丘—北京新機場城際鐵路、京津滄城際鐵路前期研究論證工作,力爭早日列入國家鐵路建設計劃,真正把北 京、天津和滄州聯接起來,實現更寬泛的互聯互通。同時,積極爭取京津高新技術產業向滄州轉移,借助京津科技創新優勢,引進先進技術,大力發展節能環保、電 子信息、生物及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逐步形成先導性、后續支柱產業集群。該市還將謀劃推進“中關村產業園”和“京津高新技術示范合作 區”,通過共建研發轉化基地、科技孵化器、高新科技園等形式,融入京津高新技術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