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生態資源 > 正文

10年投入30億 揚州修復生態再現山清水秀

2008-09-04  來源:人民網-《江南時報》
[字體: ]
只要游玩過揚州古運河的外地客人,都會被這里綠樹成陰、江鷗飛翔的景象所打動。自1998年古運河整治始,該市遵循生態規律,廣泛吸納國際先進理念和成功技術,先后投入30億元資金,對河道、湖泊、濕地、丘陵等進行生態環境修復,再現了山清水秀、鳥飛人歡的美景。    

  上世紀80年代,揚州許多河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1998年4月,該市投資近6億元對古運河市區段進行綜合整治,拉開了生態修復工程的序幕。2001年實施瘦西湖活水工程,使瘦西湖主要觀光水域“死水變活,湖水變清”。10年間,該市先后對14條城區河道進行了綜合治理。   該市還大力實施湖泊生態修復。在寶應湖推行輪漁輪休、種草、放螺、養蟹等生態養殖模式,保護、增植合理利用水草,對現有的蘆葦、蒲草等沿岸植被加以保護,將寶應湖作為有機食品建設基地,促進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贏。在江都市淥洋湖規劃建設自然保護區,目前已有林地3500畝,鳥類70多種,已成為鳥類等野生動物棲息的樂園、人們休息觀光的場所和學生環境教育的基地。 

  該市還開展濕地保護與修復。實施了邵伯湖濕地、南水北調東線水源生態功能保護區沿江濕地、里下河沼澤濕地、揚州城市濕地保護與恢復建設工程,建設鳳凰島濕地公園、潤揚濕地森林公園等主題公園,改善了城市空氣質量和水環境。 

  近年來揚州市大規模開展了荒山改造和礦山生態修復。儀征市投入巨資,改造荒山和丘陵地帶,建設了面積達68平方公里的棗林灣生態園。儀征、高郵、邗江等地通過收取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實行專項獎勵等措施,整治礦山環境1000多畝,復墾窯業用地800多畝。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