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生態資源 > 正文

武漢環保公墓受冷遇 6000平米墓園僅用50平

2011-03-26  來源:中國環保網
[字體: ]

  圖為:昨日上午,在石門峰名人文化公園,一位家屬將親屬的骨灰通過花壇上的接口,倒進陵園花壇下方的地窖,讓其自然溶解,并灑下手中的鮮花花瓣。這是我省首個“零元環保安葬”的逝者。

  扁擔山公墓兩年前推出生態環保葬,并劃出6000平方米專用墓園。但至今只利用了50平方米。環保葬緣何在江城遇冷?記者就此做了調查。

  生態環保葬是扁擔山公墓2009年清明期間推出的新型安葬方式,采用3個月內可降解的骨灰盒,因此墓地可以反復使用,以節約用地。為推廣此種安葬方式,僅收取599元費用,困難市民還將減半甚至全免費用。但昨日,扁擔山公墓通報,兩年來,此種方式安葬的逝者僅有65位,所占比例不到1%。記者了解到,武漢石門峰陵園等墓區,也推出了類似的環保葬,多是安葬無名骨灰,市民接受程度普遍不高。這與天津、上海等地區采用比例逐年提高的情況不同。

  經濟環保的生態環保葬在江城為何遭冷遇?記者隨機在扁擔山公墓采訪了20位市民。多數市民驚訝地反問,還有這種安葬方式?在記者介紹了相關情況后多表示,環保葬一時還難以接受,“有個墓地,才能寄托哀思。”只有1位市民說,如果老人生前提出此要求,經濟上又比較緊張的情況下才會考慮。“宣傳仍然不夠,很多市民不清楚。”扁擔山管理處副主任陳婷分析,還需要加大推廣力度,讓市民知道,有更多可供選擇的安葬方式。其次,不少市民難以克服厚葬觀念,而選擇環保葬。目前扁擔山公墓已豎起紀念碑,還計劃建起紀念屋、制成紀念冊,供市民憑吊。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