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幾個男人間游走
網友14me來信:
盧 老師,您好。我的問題也許很荒謬。婚后,我和一個已婚男人愛的很深,不能自拔,一方面源自彼此間的欣賞與關懷,一方面來自不能割舍的性的愉悅,已有2年。 1年前,我也曾經因為無法忍受他愛家庭而和其他男人發生關系。他難過很久,甚至說精神有些抑郁。無數的難分難舍與爭吵,我們都明白這段感情遲早要結束,我 也經常在這種復雜背叛中無法認清鏡子中的自己,對自己極低的評價。
這好像是重演我和老公的事情,當我對老公不滿,我接受了他,當我對他不 滿,我去找了以前的男朋友。盧老師,我對我的行為面紅耳赤。也許這不是心理的問題,而是人品的問題。他知道以后,繼續原諒了我,可以感情變了。老公知道他 以后,開始反思自己的問題。可是,我卻還是在當老公忽視我的時候,需求他的懷抱,在他陰情不定的態度中,找那個人安慰。
盧老師,我的問題到底是什么?我該怎樣面對?這樣的狀況已經嚴重的影響了我對自己的看法,我無法接受自己,討厭自己,覺得自己沒有節制,不知廉恥,甚至在工作中也覺得自己擁有失敗的性格與習慣。盧老師,希望得到您的點播。我不是壞女人!謝謝您!
盧悅回復:
14me, 這個世界不存在壞女人或者壞男人,只存在扭曲的女人和男人。你一定見過盆栽,盆栽最美在于它的扭曲的樹干和枝葉,為了這種美感,園藝師會將原本筆直的樹干 用鐵絲扭完,并將其置入早已規劃好的架構中,最后筆直的樹干變成歪歪扭扭的形態,作為觀賞者,我們都會為它的扭曲擊節贊嘆,但如果那個盆栽會說話,我相信 一定會告訴你,這種被鐵絲拗彎的生活是很痛苦的。
你說的很對,你在人生中采取了一種讓自己失敗的行為模式。一方面你有極強的道德感,但另一方面,你又有很強的“欲望”。正是這個“欲望”讓你內心充滿了矛盾,你陷入了一場無休止的自我混戰中。
你 說,你的生活似乎是在不斷“重演”。這個模式就是,你無法容忍片刻的失落感,你似乎總是“迫不及待”,你似乎需要隨時隨地的滿足,從一個男人的懷抱投入另 一個男人的懷抱。我相信此文一發,會有大量的道德君子和衛道士們會對你口誅筆伐。因為你非常勇敢地凸出了一點:你對性的需要。
我們這個社 會,一提到性,似乎就會覺得是一種很低等的欲望,我們是恥于談性的民族。其實性總的來說,無非是一些快感而已,它和我們的口舌之欲以及看一個大片所獲得的 快感沒有什么真正的區別,都是多巴胺的快感釋放而已。如果我們不是人類,性就是性本身,和我們吃喝拉撒沒有什么區別,一個猴子不會因為他當眾宣淫而感到羞 恥的。
但問題我們是人類,我們對這種可以即用即得的快感賦予了很多意義,于是它變得豐富多彩起來。比如對一個少女來說,性是一種讓人遐想 的禁忌;對少男而言,性是一種成人的標志;對一個囚犯而言,性就是自由的象征;對很多女人來說,性是一種證明自己魅力以及擁有男人愛的證據;對花花公子而 言,性是一種證明自己男性身份和征服快感的工具;對某些人而言,性是一種社交的游戲,一種釋放工作中的壓力和挫敗感的方式;對中年男人而言,性是一種表明 自己青春猶在的標簽;對你而言,性又意味著什么?
一言以蔽之,性是一種工具,和抽煙喝酒打麻將這些釋放壓力的方式沒有本質區別。但是不同需要的人會利用這些快感大做文章。對很對道德衛道士而言,他們會對性特別感興趣,你會發現其實越是“道德感強烈”的人,他們談論性的時間越多,雖然是以禁止的方式說的,但他們口不離性。
一 般而言,女人通過性來確認男人是屬于自己的,獲得的是一種安全感;而男人通過性獲得一種征服欲,獲取自己的價值感,所以很多女人會假裝性高潮來迎合男人的 那點兒自尊心,而男人則非常害怕自己帶綠帽,對綠帽男,社會鮮有同情感,同情里帶著輕視,在我們的文化偏見中,這樣的男人喪失了自己的男性的尊嚴。
話說回來,你對于“性的愉悅”“愉悅”在什么地方?據我咨詢中的經驗,女人一般對性的滿足和男人不一樣,女人認為性前戲——擁抱接吻部分有時會重于性交本身,有的極端例子中,女人甚至為了擁抱,而“忍受”性交。而男人則往往注重的是性交。
我注意到,你的“性趣”倍增的時候往往是在你在情感生活中遇到麻煩的時候,這讓我有一種猜測:是不是性被你當成了避風港或者麻醉劑,或者說,是一種讓你擺脫焦慮的方式?
可惜,你內心的另一個自己又非常不能接受你的這種“減壓”方式,于是你陷入對自己的強大輿論攻勢中,于是每次那個想“放縱”的自己出現的時候,她好像要面對更大的阻礙,有趣的是,“阻礙”越大,她越有力量。
這 個世界是有“永動機”的,那就是我們的人心,當我們的心變成交戰雙方的時候,任何一方試圖壓抑另一方的時候,結果對方卻是像丁春秋的“吸星大法”一樣,把 你壓抑它的力量全都吸過來,就像彈簧一樣,你給它多少壓力,它就會把多少壓力反彈回來。你越譴責自己,性這個東西就變得越有能量,因為你就是靠性來消解你 的焦慮和壓力的,當你譴責自己的時候,你會非常痛苦,當痛苦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就又會通過性來釋放壓力。
我見過一個減肥的人,她發現自己越想減肥,就越胖,因為她將吃東西當成緩解壓力的方式,而減肥是給她自己新增的額外壓力,當她比平時更有壓力的時候,她就會用吃更多“消化”壓力。
你 的問題的解決方向很清楚:你需要找到一條解決你的焦慮感的更好的方式,你還要找到那股強迫自己必須馬上找到依靠者的強迫性的動力來自何方,你又是如何讓這 股力量控制你的生活,為什么你會選擇了陷入無法控制自己生活的境地?為什么你無法一個人處理你自己的生活難題,而必須要隨時找到一個可以取暖的“托兒 所”?
還 是那句話:我非常希望能有機會幫助你處理這些本質性的問題,這么多年來,你一直被兩個自己的聲音吵到無法生活,同時又被一種恐懼感驅趕得不得不依賴于男人 的懷抱,如果你希望走出這種自虐以及邀請其他人虐待自己的生活,找到一條真正屬于自己的路,能夠過一種滿足全部的自己的人生,我愿意幫助你,但這些問題絕 對不是靠博客上的只言片語就能改變的,是需要你付出行動上的努力的,你要改變的是你對人生的態度和你的行為模式,正規的心理咨詢會幫助你走出沼澤地。你可 以通過博客首頁聯系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