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孩子這件事上,男人們從來都是信心十足。“想生就生唄,不過是個時機問題!”話說得輕巧,事做起來可并不一定簡單。有的夫婦千方百計“造人”卻始終懷不上,一檢查竟發現丈夫根本不能生育;受精子活率低、精子畸形的影響,有的懷上了孩子仍逃不脫流產、胎死腹中的厄運;還有一些爸爸只能抱著先天缺陷的孩子痛哭,后悔沒有及早發現自己患有遺傳病或傳染病……
“傳統觀念認為女性在生育中要承擔更多的責任,但其實能不能生育、孩子健不健康關鍵還在于‘種子’好不好。這個源頭在男人身上,當然男人要負主要責任!”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泌尿外科教授、博士生導師陳志強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出這一觀點,直指男性的生育保健意識淡薄、責任心不強,對家庭乃至社會影響深遠,應該引起廣泛重視。
身體無異常就不必做體檢?錯!
張客(化名)是一所三甲醫院的副主任醫師,覺得自己和妻子身體一直挺好,因而夫妻倆孕育前沒有做過任何檢查,可孩子生下來竟然是重型地中海貧血,要維持生命就必須長期輸血。兩夫妻再去做檢查,才發現兩人都是地中海貧血基因的攜帶者,此時方才后悔不迭。
陳志強說,不少男性過于自信,總覺得自己身體棒,或者曾經在單位做過體檢,不愿意再到醫院做有針對性的生育檢查,殊不知也有外表看來一切正常,但卻可能患有無精子癥、精液異常等疾病。“男性弱精少精的問題越來越多見,當非正常的精子勉強同卵子結合后,胎兒發育就會出現障礙,要么中途夭折,造成流產和死胎,要么發育弱小,以致孩子身體差、智力發育差甚至畸形等。所以,做精液等育前檢查是十分必要的。”
另外,男性身體相關臟器及血液等指標的檢查對優生優育也極具意義,如:男性泌尿生殖系統檢查;肝炎、梅毒、艾滋病等傳染病的檢查;精神病、遺傳病的檢查;脫畸檢查等。
“造人”隨時準備都可以?錯!
即使做了生育體檢,是不是只要結果沒什么問題,就可以馬上“造人”呢?一些男士在體檢后發現原來并不是這么回事。“檢查結果顯示我的精子活力還不錯,但因為平時常熬夜加班,醫生建議我最好調整一下作息,多等幾個月再‘造人’。”吳先生說。
陳志強告訴記者,“造人”之前男性應該“封山育林”,為改善精液質量做準備。“精子的生長發育并不是今天射精了,明天就能重新長一批,從生精細胞長成精子,其間需要75-90天的時間。加上生活方式的調整等因素,‘造人’前的準備最好有半年之久。”
據介紹,精子活力、活率低和精子畸形等問題高發,和如今年輕人缺乏運動、久坐不動、喜歡熬夜、生活不規律、抽煙喝酒、偏食等有關系。由此,懷孕之前更應該改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把自己的身體調整到最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