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女人 > 媽媽寶寶 > 正文

如何讓“夜哭郎”變成安睡寶

日期:2011-12-04  來源:《媽媽寶寶》
[字體: ]

 不知什么原因,最近一段時間由由晚上睡覺會突然大哭,有的時候哄一會兒就會好,可是不久又突然哭起來。有的時候怎么哄也哄不住,孩子能哭一個小時!帶由由看過很多醫生,卻沒有效果。隔壁鄰居見了也會說叨一下,但是孩子小,鄰居倒也能體諒,但是天天晚上哭,折騰得爸媽疲憊不堪。孩子到底是怎么了?有什么辦法能讓孩子踏踏實實睡覺呢?

  認識夜哭郎

  像由由這樣的情況,在醫學上稱為夜啼,即小孩子白天一切正常,在夜間卻常常高聲啼哭。其形式可為時哭時止,具有間歇性,或啼哭持續不止,甚至通霄達旦,或定時啼哭,俗稱“夜哭郎”。

  “夜哭郎”一般全身情況良好,啼哭與季節變換沒有明顯關系,多見于半歲以下的嬰兒,4歲以下的幼兒也會發生。但是夜啼時間久了,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有些情況下,夜啼是由于饑餓、口渴、太熱、太悶、尿布潮濕等原因引起的,經哺乳、飲水、調節寒溫、更換尿片等相應處理后,就不再啼哭了,這樣的夜啼屬于生理范圍,不屬疾病范疇。還有些是由于發熱、佝僂病、蟯蟲病、骨和關節結核,或經常鼻塞、扁桃體過大妨礙呼吸等疾病導致的夜間啼哭,這類夜啼需要治療原發疾病。原發疾病治好了,自然也就不再夜啼了,這種夜啼也不屬于夜啼病的范疇。

  4種類型的夜哭郎

  中醫認為小兒夜啼常因脾寒、心熱、驚駭、積滯而發病。嬰幼兒環境改變,或不見平素親昵的人,或缺少喜歡的玩具,其心不悅,也會發生夜啼。

  1.脾胃虛寒

  脾寒腹痛是導致夜啼的常見原因。小兒表現為夜間啼哭,尤其下半夜哭得厲害,面色發青發白,手腳較涼,喜歡伏臥,腹部發涼,彎腰蜷腿哭鬧,不吃奶,常常伴有大便稀軟不成形。

  2.心熱受驚

  小兒表現為入夜啼哭,尤其上半夜哭得厲害,面色紅、嘴唇發紅,煩躁不安,口鼻出氣熱,一驚一乍,喜歡仰臥,見燈火啼哭更厲害,大便干,小便顏色深。

  3.驚駭恐懼

  小兒表現為夜間啼哭,面色發紅或泛青,心神不寧,驚恐不安,睡中易醒,夢中啼哭,呈恐懼狀,緊緊的依偎在母親懷里才能安靜。

  4.乳食積滯

  小兒表現為夜間啼哭,厭食吐乳,打嗝酸臭,腹部脹滿疼痛,手、腹部較熱,睡臥不安穩,大便酸臭,舌苔很厚。

  5種小兒推拿手法

  了解了夜啼的原因,我們就可以針對性地給予治療了。

  1.補脾經100次

  位置  拇指末節羅紋面。

  手法  推法,以拇指側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

  操作  將小兒拇指屈曲,沿著拇指的側面從指尖一直推到指根,推100~300次。

  功用  健脾、壯氣血、活血順氣。

  要領  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律,頻率每分鐘為200~300次。

  2.清肝經100次

  位置  在食指末節羅紋面。

  手法  推法,以拇指側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

  操作  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為清,稱清肝經,推100~300次。

  功用  平肝瀉火、熄風鎮驚。

  要領: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律,頻率每分鐘為200~300次。

  3.清心經100次

  位置  在中指末節羅紋面。

  手法  推法,以拇指側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

  操作  向指根方向直推為清,稱清心經。推100~300次。

  功用  清心火、利小便、補心血。

  要領  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律,頻率大約每分鐘200~300次。

  4.揉小天心100次

  位置  掌根大、小魚際交接處凹陷中。又叫魚際交。

  手法  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揉動。

  操作  用中指揉,稱揉小天心。揉100~300次。

  功用  清熱鎮驚。

  要領  揉法操作時用力應輕柔而均勻,手指不要離開接觸的皮膚,應使該處的皮下組織隨手指的揉動而滑動,不要在皮膚上摩擦,頻率每分鐘為200~300次。

  5.摩腹5分鐘

  位置  腹部中間,肚臍周圍。

  手法  摩法,以手掌或食、中、環指指肚附著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腕關節連同前臂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環形移動摩擦。以掌撫摩者稱掌摩法,以指撫摩者稱指摩法。

  操作  用手掌或三指并攏按在腹部輕輕的摩動,順時針摩5分鐘。

  功用  健脾和胃、理氣消食。

  要領  用力要輕柔適當,速度宜均勻協調,操作頻率為120~160次/分。指摩可稍輕快,掌摩可稍重緩。這里要順時針方向操作才對。

  4種隨癥加減

  脾寒夜啼增加推三關100次

  位置  在前臂橈側(拇指側),自腕橫紋上至肘橫紋上呈一條直線。

  手法  推法,以食、中指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

  操作  用拇指側面或食、中指面自腕推向肘,稱推三關,推50~100次。

  功用  補氣行氣、溫陽散寒、發汗解表。

  要領  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律,頻率大約每分鐘200~300次。注意推動的方向是從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心熱夜啼增加清天河水100次

  位置  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上至肘橫紋上呈一條直線。

  手法  推法,以食、中指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

  操作  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稱推天河水,或稱清天河水。推100~200次。

  功用  此穴性溫涼平和,能清熱解表,泄火除煩,用于治療熱性病癥,清熱而不傷陰。

  要領  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律,頻率大約每分鐘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從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驚恐夜啼增加掐老龍5次

  位置  在中指指甲根正中下一分。

  手法  掐法,用拇指指甲重按穴位,稱掐法

  操作  拇指甲掐,稱掐老龍,掐5~10次。

  功用  醒神開竅。

  要領  掐法操作時將拇指伸直并緊貼于食指邊緣,拇指指甲垂直用力按壓重刺穴位。掐的時候深淺適宜,逐漸用力,以不刺破皮膚為宜。

  積滯夜啼增加清大腸100次

  位置  食指橈側(近拇指一側),自指尖至虎口(食指與拇指在手掌部銜接處)成一直線。

  手法  推法,以拇指側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

  操作  從虎口直推向食指尖為補,稱清大腸。推100300次。

  功用  通利腸腑、除濕熱、導積滯,并能清肝膽之火。

  要領  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律,頻率每分鐘為200~300次,此處一定要注意推動的方向,這與補瀉有關,補瀉弄錯了治療效果可就不一樣了,因此一定要看仔細哦!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