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女人 > 媽媽寶寶 > 正文

生個“優質寶寶”能靠碰運氣? 怎樣優生優育?

日期:2012-01-26  來源:廣州日報
[字體: ]

 

 

  備孕差別:一個是意外中招,一個是精心準備

    回想起懷孕期間的點點滴滴,我很愧疚,因為是自己在備孕過程中的疏忽才造成了兒子的體質差。兩段孕期,我的狀態截然不同,也就造成了他們兄妹倆體質的迥異。

    意外懷孕VS計劃造人

    我是在懷上兒子兩個多月后才發現懷孕的,而在此之前的7個多月里,我一直在忙于裝修房子。跑裝修市場、監工,每天下班后,我來回奔波,非常疲勞。那時候,165厘米的我只有95斤。裝修完后,我大病了一場,感冒加上咽喉炎,我輸了差不多一個星期的液。而先生也和我一樣勞累,經常在外應酬喝酒,抽煙也很厲害。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懷孕了——胚胎先天就不足,而土壤也不夠肥沃,種子的質量就可想而知了。

    吸取教訓后,在懷女兒時,我提前一年就開始做準備,懷孕前全面體檢,調理身體,每天有規律地作息,并且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葉酸。一個要好的婦產科醫生告訴我,多吃核桃、開心果等堅果,不僅有利于營養均衡、增強體質、預防疾病,也有利于孩子的大腦發育。因此,我每天都堅持吃兩個核桃,半年來從不間斷。而每天傍晚出去散步也是我的必修課。

    困難孕期VS順利孕期

    懷兒子時由于孕前沒有調理身體,孕中我的健康非常糟糕,遭受了重重磨難。先是3個月時先兆流產,我被迫在床上躺了一個月;接著到5個月時,B超發現胎兒心臟有多個鈣化點,醫生懷疑有先天性心臟病,我不得已做了羊水穿刺;好不容易排除了險情,6個月時,更可怕的噩夢降臨了——我患上了嚴重的濕疹,下半身長滿疹子,瘙癢難耐,各種西藥均不奏效,后來堅持吃了3個月的中藥,每天用止癢藥水洗澡,這些可怕的疹子才逐漸消退。而這3個月,奇癢無比徹底打亂了我的睡眠,每晚都是在困得實在受不了時才睡一小會兒。整個孕期對我來說,簡直就是一場浩劫。

    而生女兒時,由于事先調理好了身體,整個孕期非常順利,每次去做產檢,醫生都會笑容滿面地告訴我:“寶寶很健康,放心吧!”我在一種非常放松的心情下等到了女兒的降臨。

    特別提醒:孕期心情愉快 易生易養型寶寶

    十月懷胎,準媽媽們可能會受各種事情的影響而出現不同的情緒反應。但不少孕婦可能沒有想到,自己的情緒將給腹中的寶寶帶來很大的影響。

    臨床觀察發現,妊娠7~11周,由于突然意外引起孕婦情緒過度不安,會導致胎兒兔唇、腭裂等畸形。另外,孕期的情緒還會對寶寶的未來氣質產生很大影響。一項針對800名孕婦的研究調查表明:在孕期接受心理干預的母親,其寶寶氣質為易養型的比例為87.9%,高出未接受孕期心理干預組寶寶6個百分點。

    我自己對此深有體會。懷兒子時由于孕期非常不順,所以我心情煩躁,情緒壓抑,經常會大哭;而在懷女兒時,即使碰到不開心的事情,我也會有意識地通過旅游、找朋友聊天等來積極排解,保持心情愉快,這樣兩個孩子的性格迥異,表現出了鮮明的易養型和難養型寶寶的特點——女兒行為很有規律,易接受新事物和陌生人、愛笑、友好、大方、適應快,是愉快型兒童;而兒子吃、睡等活動不規律,比較情緒化,缺乏安全感,生性多疑、敏感。雖然這并不意味著難養型寶寶就不能成才,但從理論上講,易養型寶寶將來不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

    而且,最最重要的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你真的會少操很多心。  健康感悟:

    根據我國的國策,一對夫妻一般只能生育一個孩子,能生兩個孩子的畢竟是少數。因此,一個健康的孩子對整個家庭來說非常重要。

    雖然現在醫療條件好了,檢測手段高了,不太會生出殘障兒或低能兒,但這并不意味著你就做到了“優生優育”。就像我,雖然我的兒子一不殘疾,二不智障,但是他的體質真的給他自己、給家庭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因此,生一個“優質寶寶”,絕對不能靠碰運氣,而是應該做足準備,有計劃地“造人”,這樣才能避免無意中不恰當的用藥等因素對寶寶造成傷害。

    除了那些常規的備孕措施外,我還想與大家分享兩點:

    首先,要選準受孕時機。選擇懷孕時機,對于孕育一個優秀的寶寶非常重要。孕育時機包括育齡夫婦的年齡、受孕的季節和夫妻雙方受孕時的環境、心情等。

    其次,能否選擇在夫妻雙方的生理高潮期,即精子、卵子處于最活躍和旺盛的狀態下受孕,也非常重要。為什么有的優秀的父母生下的孩子各個方面都一般,而有的很普通的父母卻能夠生出大大超越父輩的優秀子女?這里面有很多講究,建議準備生育的夫妻去優生優育門診詳細咨詢后再“造人”。

(Gettyimages供圖)

    ●很多夫妻都是糊里糊涂地懷了孕,生了孩子,雖然孩子不至于缺胳膊少腿,但是否“優良品種”卻值得商榷

    ●孕期的情緒對寶寶的未來氣質有很大影響,心情愉快有助生育易養型寶寶

    ●生一個“優質寶寶”,絕對不能靠碰運氣,除了那些常規的備孕措施外,還要注意兩點:首先,要選準受孕時機;其次,選擇在夫妻雙方的生理高潮期時受孕

    如今,優生優育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然而真正能做到的卻是鳳毛麟角。有一組數據讓我印象非常深刻,2005年我國取消強制婚檢后,我國殘障兒出生率為12.7%,如果按我國每年出生的新生兒總數1500萬~2000萬計算,那么,取消強制婚檢后,每年我國多出生殘障兒80余萬。而更讓人揪心的是,近幾年畸形新生兒的比例仍在以10%的速度遞增。

    這組數據真讓人觸目驚心。很多夫妻都是糊里糊涂地懷了孕,生了孩子,雖然孩子不至于缺胳膊少腿,但是否“優良品種”卻值得商榷。

    記者育有一對寶貝兒女,大兒子6歲半,雖然四肢健全,頭腦聰明,但自小體弱多病,是醫院的常客;而兩歲半的小女兒卻是健壯如牛,難得光顧一次醫院。回想起懷孕期間的點點滴滴,我覺得,“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同樣適用于“造人”,你付出什么,就會收獲什么。在吸取了第一次懷孕時的“悲催”經歷并積極改正后,我收獲了一個特別健康讓人省心的女兒。

    鮮明對比:兒子每半月上一次醫院,女兒感冒兩天就好

    先說下我的兒子。自從他一歲以后,我的辛苦求醫之路就開始了。他兩歲時,平均每三個月病一次,通常都是上呼吸道感染,最典型的癥狀就是發高燒,最高的時候有41℃,我徹夜不敢睡,守在他的身旁,那種辛苦相信很多媽媽都有體會;再有就是扁桃體發炎,兩側扁桃體腫大到連在一塊,吞口水都痛,吃飯就更別提了,一星期下來孩子眼看著就瘦了一大圈。到他三歲時,就是每兩個月病一次,每次生病少則一星期,多則10天半個月。而到了5歲后,這小子變本加厲,基本上是每半個月就病一次,一天都不差,簡直比發工資還準時。我的很多朋友打電話給我時,我總說孩子又病了,他們笑我:“你不是在醫院,就是在去醫院的路上。”

    由于我是醫療線的記者、編輯,憑借著跑醫療線的便利,我帶著他看遍了廣州市各大醫院。雖然體檢時他各臟器都沒有問題,但是體質非常差,我曾找名老中醫給他調理過,但往往在調理的過程中,他就犯了病。

    再說說我的女兒。出生時先天條件非常好,新生兒評分時(包括心跳、呼吸、反射、肌張力和皮膚顏色5項),醫生連連贊嘆,給了滿分10分。而每次帶她去做兒童保健,醫生也總是贊不絕口,說她發育非常好。兩年半來,女兒生病的次數屈指可數,最多就是傷風感冒,一般吃兩天感冒沖劑就好了,讓人非常省心。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