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如果感冒了,一家人都頭痛:你說是吃藥好還是不吃藥好?吃吧,怕藥物對寶寶不好;不吃硬扛,這疾病肯定對寶寶不好。
孕婦往往因為抵抗力減弱易得感冒類疾病。如果吃了藥又怕影響寶寶生長,要是硬挺過來,又會感到十分不適。不妨用偏方,通過食療方法來消除感冒,這樣對大人、寶寶的健康都有好處。
1、大米100克煮成稀粥,然后加米醋2匙,蔥須、姜末適量,趁熱吃。此方有發汗解表之功。
2、帶皮生姜10片,連須蔥頭10只,紅糖適量,加粳米煮粥。熱服一碗,每日一次,連服數日。
3、大白菜根3個,洗凈切片,大蔥根7個,同煎湯一碗,加白糖適量,趁熱服下,蓋被出汗后即愈。
4、生姜絲25克,蘿卜絲50克,加水適量煎15分鐘,再加適量紅糖煮滾,趁熱喝下,蓋被出汗后即愈。
5、嫩雞一只(約1250克)洗凈,加水煮,食時在雞湯內加進調味品(胡椒、生姜、蔥花),或下面條吃。
>>>專家點評
中大醫院中醫內科朱欣佚副主任醫師:
孕婦在孕期應該盡量避免感冒,如果不幸中招不必過分擔心,多飲水是關鍵。當然,一旦感冒還是建議去醫院看看,尤其是在懷孕的早期,千萬不可自行亂用藥,避免增加不必要的風險。
中醫認為,感冒需要辨證治療,分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治。風寒性感冒表現是明顯受涼,比如淋雨、吹空調等,患者有惡寒發熱、頭痛、關節疼痛、打噴嚏以及流清鼻涕等。而風熱性感冒表現多是輕微的發熱、頭痛、咽痛以及咳嗽等。很多情況下,風寒性感冒會轉化成風熱性的感冒。此外,風熱性的感冒還包括一些流感,傳染性的感冒。
以上這些方子,大多數都是加作料以姜、蔥或糖為主,熬成熱湯喝,起到發汗的作用,所以對風寒性的感冒比較奏效,卻不適合風熱性的感冒。比如大米煮粥趁熱吃,大米本身就有養胃生精的作用,蔥須、姜末有辛溫發散的作用,同時在稀粥里加米醋,有收澀的作用,防止發散過頭。大米煮粥趁熱吃,還可以防脫水。熱吃后,可以發汗,而后排出,對感冒有治療效果。不過要注意的是,孕婦是熱性體質,俗話說“產前一盆火,產后一塊冰”,所以不主張生姜量過大。
另外,我們再推薦個方子給孕婦治療風熱性感冒。
桑菊飲或銀翹散:桑菊飲,桑是桑葉,菊是菊花,而銀翹散,銀指的是銀花,翹指的是連翹,這些湯藥對于輕度發熱、咽痛有很好的效果。
此外,我們常用的板藍根以及小柴胡,都是適用于風熱感冒的,對于孕婦而言,板藍根是沒有禁忌的,而小柴胡需要謹慎,因為成分中有姜半夏,是個小毒藥物,具體孕婦是否能用,還不太明確。
>>>修訂結果
風寒性感冒:請注意孕婦服用蔥姜均不可過量。
1、大米100克煮粥,加米醋2匙,蔥須、姜末適量,趁熱吃。
2、帶皮生姜10片,連須蔥頭10只,紅糖適量,加粳米煮粥。熱服一碗,每日一次,連服數日。
3、大白菜根3個,洗凈切片,大蔥根7個,同煎湯一碗,加白糖適量,趁熱服下。
4、生姜絲25克,蘿卜絲50克,加水適量煎15分鐘,再加適量紅糖煮滾,趁熱喝下。
5、嫩雞一只(約1250克)洗凈,加水煮,食時在雞湯內加進調味品(胡椒、生姜、蔥花),或下面條吃。
風熱性感冒:
桑菊飲或銀翹散,用桑葉、菊花,或者銀花、連翹,煮湯藥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