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女人 > 媽媽寶寶 > 正文

家長必知寶寶爬行注意事項

日期:2012-10-15  來源:中國早教網
[字體: ]

用學步車前別忽視爬行

近年來,學步車成為親戚朋友送給年輕父母的禮物之一,這種看似更快捷的學步工具,讓更多孩子缺失或缺少爬行階段。暨南大學附屬醫院兒科醫生李冰肖表示,現在有很多研究,爬行對嬰兒成長是非常重要的階段,能幫助寶寶建立平衡感覺,鍛煉寶寶全身大肌肉活動的力量,提高四肢協調性和靈活性,是學會走路的基礎。“我從不主張使用學步車,說白了只是方便了家長,但對孩子沒有好處。”李冰肖說。想跳過爬行階段,使用學步車,很有可能不僅不能幫助孩子及早學會走路,甚至會延緩孩子學步的速度。

不要忽視寶寶爬行階段,對于一些高危兒、早產兒或出生時有過缺氧的寶寶更應該注意引導學習爬行,以建立大腦的協調能力。使用學步車,很可能會使寶寶出現下肢肌張力異常,影響將來學步。

寶寶學爬沒有“時間表”

爬行其實是孩子生下來就具備的原始反射。近年來有許多早教機構注意到這個事情,他們會從寶寶出生開始,有意識地開始逐步引導,經過人為干預,及早引導的寶寶會比一般寶寶更早學會爬行,更早開始通過爬行自主對世界進行探索,有個別經過引導的寶寶甚至五六個月就學會爬行了。

“不要總是抱著寶寶,或者讓他躺著,應該讓他自主去動,去翻滾。”李冰肖指出,認為孩子太小了,能力不夠,到了某個階段自然就會懂得爬行的想法是不正確的。孩子爬行的能力是可以人為干預的。從趴到爬,從爬到走,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孩子存在爬行的原始反射,手的牽拉反射,加以利用和訓練使之更加協調,并不是說要等到幾個月才開始練習爬行。“當寶寶趴著,頭能夠90度抬高,并堅持比較久的時間,就可以開始有意識地引導其進行爬行。”李冰肖說。可以先把寶寶的一側手問前放,并推動對側的腿,如此交替進行,幫助寶寶建立被動的協調。有些寶寶不用家長幫忙,自然而然就向前爬;而有些寶寶爬行則需要一些內心的動力,這就需要家長幫助逗引,家長要充滿耐心和信心,積極地參與到寶寶的活動中來。

 

爬行也需質和量

寶寶爬行也是講究質和量。爬行有幾個階段,相對較為低級的腹爬;高級一些的手膝爬;還有最階段的手腳爬。“沒有經過手膝爬,爬行階段基本無效”李冰肖說。一開始,寶寶以腹部為支撐,可能以肚子為點轉圈,也可能倒著爬,這些都是寶寶自己的爬行模式,是正常的。到了協調比較好的時候,就可以開始練習手膝爬,如果寶寶的力量不足以支撐身體重量,就需要家長幫忙鍛煉寶寶的腿部力量和腹部力量,用一塊寬毛巾包著寶寶的腹部提起來,讓寶寶體驗手膝爬的感覺,另外可以通過讓直跪的模式,鍛煉寶寶下肢力量。至于到了手腳爬的階段,孩子很快就能站立了,所以這個階段比較短暫。

家長應該意識到,提供一切機會給孩子自己在地上爬滾很重要。當寶寶處于清醒狀態,就可以讓寶寶多爬行,別總是抱在懷里,或躺著。多與寶寶聊天玩樂,當寶寶情緒良好的時候,他會更樂于爬行。而更大的爬行空間,對于好奇而樂于探索的寶寶是非常重要的。讓寶寶在房間里甚至房子里到處爬,比僅僅在床上爬有益,也更能提高寶寶的爬行量。非常大,最好在比較涼爽的空間爬行。

Tips

●不要限制寶寶的爬行空間,房間、房子、大自然……到處都是寶寶爬行的廣闊天地,但環境安全必須放在首位,千萬別小看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

●給寶寶提供干凈的爬行環境。六個月左右的時候,母乳帶給寶寶的抗體已經減弱,而寶寶自身的免疫力系統還未發育完全,因此需要為寶寶提供相對干凈的環境。

●為了避免傷害膝蓋,爬行時應穿上爬行服,保護手膝。而爬行地面最好不要過軟或過硬。

●夏天天氣炎熱,而寶寶爬行的運動量。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