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才是適合我們的美膚之道?
網路上一直都盛傳著不少美膚之道,這些說法到底是真是假,今天就請美容老師跟皮膚醫師為你———破解。
關于BB霜
BB霜其實是一個產品的種類,就等于飾底乳或是隔離霜,是美容產品里面的一個類別,只是它的名字不叫隔離霜,叫BB霜。
迷思1 到底BB霜是一個品牌還是一類產品?現在市面上刮起的BB霜風潮,到底它具有什么作用?
美容師ANNI:最近BB霜刮起的風潮的確迷惑了很多很多人,我覺得實在太有必要去介紹一下BB霜。原本的BB霜是用于給做整形手術后的人使用的一種性質畢竟溫和卻帶有一定修飾效果的產品,但最近從韓國刮起的BB霜風潮,使其功效被吹捧到膨脹10倍。但其實BB霜并非什么神奇到不行的東西,本質上它只是一瓶添加了一點保濕效果又具有一定潤色作用的隔離霜(還不是每款都有防曬系數)。
美容醫師CRISTAL:其實BB霜與一瓶保濕粉底的表面功效是差不多的,只是它的成分比較溫和,可以滿足整形手術后又不想素面朝天的人的需求,減低術后使用化妝品給肌膚帶來過敏的風險。
迷思2 BB霜可以同時具有抗皺、美白、防曬、潤色、遮瑕等效果?
美容師ANNI: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多功能產品是必然的趨勢,BB霜也不例外,在產品里添加了多種成分使之成為一瓶方便型的多功能產品。
美容醫師CRISTAL:一瓶BB霜里含有多種功效,但若拆開來單一的看,每種功效都絕對沒有專項產品那么好的效果,例如專門的美白產品,其功效肯定比BB霜里的美白效果強。
關于防曬
迷思1 涂了防曬反而會產生刺痛感?
美容師李小姐:防曬產品多采用“油包水”的結構,這樣的防曬品往往會給人感覺比較油膩,為了降低這種油膩感,不少廠商都在里面添加了酒精成分,以達到清爽冰涼的舒適感,如果皮膚比較敏感的美眉,涂上這種防曬品后就有可能產生刺痛感。
醫師NANCY:這個問題可以分兩個方面來談:一方面有不少人以為涂了防曬就可以肆無忌憚的曬太陽,這樣反而增加了肌膚曝曬在紫外線下的幾率,從而也增加了皮膚因曬紅、曬傷而帶來的刺痛;另一方面不少防曬品都是使用化學原理達到吸收紫外線的目的,如果對產品里面的某種化學物質過敏,也會產生刺痛感,如果你是容易過敏的膚質,建議你選擇物理性防曬的產品。
Sisley植物防曬隔離霜SPF20:多種植物成分及礦物反光成分,運用反射紫外線的物理原理來達到防曬效果,能避免化學防曬成分給肌膚帶來的過敏危機。
迷思2 防水型防曬品持續性強,不用經常補擦?
美容師WINDY:無論防水品的訴求是什么,它的最終目的都是阻礙紫外線對肌膚的傷害,但無論防水還是不防水,它的持續性都受SPF值與PA值的制約,并不會因具有防水性能而變長或縮短,只是說防水型防曬品多了一層防曬保護膜,不容易因流汗、沾水而流失,從而縮短防曬有效時間。
醫師SHINNY:無論訴求多強的防水產品,都不可能100%防水,目前最強的防水產品,也就能在水中持續80分鐘,因此擦了防水型防曬品也不是一勞永逸的哦。
SHISHEIDO安耐曬:經美國FDA的:“80分鐘耐水測試”,證實它具有高度的防水功效,液狀質地更增加了它的清爽度,但由于其強防水性,建議搭配它家配套的防曬卸妝液使用。
迷思3 不少人都說防曬品必須要涂夠一定的量才能夠起到防曬的作用,但對于一般人來說,這個量真的很難達到,而且皮膚的負擔感也很重。
美容師彭小姐:這個說法其實是對的,因為防曬產品尤其是化學型防曬,一定要涂到一定的量才能發揮到其標識的SPF值和PA值所顯示的相應防曬效果,而這個量為每平方厘米涂抹2MG。如果實在怕麻煩或是覺得肌膚負擔太重,可以將涂日霜與防曬霜簡化為一道程序,選擇保濕效果好的防曬產品代替日霜使用,也能減少油膩感的出現。
醫師王小姐:每平方厘米涂2MG的量,對大家來說的確是一件有難度的事情,建議大家可以將防曬品分兩次涂抹,即抹完一層待稍微吸收后,再涂抹一次,如果能加上帽子、太陽傘等輔助工具,防曬效果就更好啦。
SOFINA 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