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女人 > 女性健康 > 正文

“秋乏”可能是慢性病發作征兆

日期:2011-09-19  來源:京華時報
[字體: ]

 

    秋高氣爽本是適合戶外活動、登高望遠的季節。不過有些人卻懶得動,把“秋乏”當成了懶惰的借口。專家指出,秋乏的確是季節變換后的“產物”,最好通過積極運動、改善飲食的辦法驅散秋乏,如西紅柿、蘋果、海帶都有助于消除疲勞。

    天氣轉涼進入生理休整期

    北京中醫醫院內科主任醫師王國瑋指出,剛剛過去的高溫夏季,很多人會由于水鹽代謝失調、胃腸功能減弱、心血管系統和神經負擔增加,再加上夏季炎熱導致睡眠不夠充足,人體過度消耗了能量。而在天氣轉涼后,身體進入生理休整階段,機體就容易產生疲憊感。從中醫來看,除了四肢無力、神疲懶言外,咽干、口干、鼻子干也都可能是秋乏的表現。

  西紅柿蘋果有助抗秋乏

    要消除秋乏,專家建議,一要早睡早起,爭取晚10點前入睡,適當午睡也利于解除秋乏。二是早晚加強鍛煉,如登山、散步、跑步、打拳、做操等。第三,飲食要清淡,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物,如辣椒、生姜、花椒、蔥、桂皮、酒等;少吃油膩的肉食。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西紅柿、辣椒、茄子、葡葡、梨等,有助于克服疲倦;而蘋果、海帶、新鮮蔬菜等堿性食物,也有助于中和肌肉疲倦時產生的酸性物質,消除疲勞。還要適量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如雞蛋、瘦肉、魚、乳制品及豆制品等。此外,一些綠色植物,如吊蘭、文竹、綠蘿、常春藤等可增加室內氧含量,使空氣濕度保持在最佳狀態,也有助于人們消除秋乏。

    心臟病別誤以為是秋乏

    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方醫院亞健康科主任彭玉清還提醒,秋季有幾類疾病的患者也會感到疲憊、沒精神、食欲不好,千萬別誤當作秋乏而延誤治療。如心臟病發作、高血壓患者血壓出現波動、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老年性肺炎等,都可能被誤以為是秋乏。因此,心臟病患者發作往往感覺沒力氣或氣短,因此心臟病患者如果感到疲乏,最好到醫院做心電圖、測心率和血壓。老人如果突然就沒精打采,有的還咳嗽、晚上躺著睡覺感覺憋得慌,如果體溫高于37.5℃,最好到醫院聽診、查胸片。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