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來兩人不能在一起,現在的同居時光雖然無聊,卻可以回味很久。男女同居其實就是弱化自身責任的體現。如果說愛情的保鮮期只有一年,那么激情褪去,是不是還要再去尋找下一個一年?
中國式同居:從異性合租開始!
最經不起考驗的男女關系——
非法同居的概念已經廢除。在百度百科中,關于“同居”,最后一句話——同居總體來說是不好的現象,因為對同居各方都沒有任何保障。
一對男女沒有經歷些什么就結婚,就如同一個房屋買主到了要搬家那天才看到自己的房子,萬一不合適,咋辦?正是帶著這種心態,未婚同居從一件令人反感的事變成許多年輕人婚前的一種選擇。
比拍拖深一層,又比婚姻淺一層。中國式同居還有更多特點——從男女合租開始。這個群體中很多是剛走出大學校門的畢業生,年紀輕輕就遠離家人,過上了“漂”的生活,需要獨自面對大城市的工作壓力與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在情感上希望有個人可以依賴,消除不安全感和焦慮感,以及解決性的需要,就傾向于找一個同伴。很多人從男女合租開始,日久生情便成為同居關系。
相比之下,結婚需要滿足諸多條件,包括雙方父母同意、大量金錢等,同居的關系就簡單得多。而且,一旦出現生活不和諧,只需要一方搬出去,至少看起來就這么簡單。
“現在沒有一項官方統計能說明中國有多少人在同居。對于享受其中的年輕人來說,同居的感覺是天堂,對于深受其害的人來說,它卻是地獄。惟一可以肯定的是,流行于全球的同居現象,是最脆弱的兩性關系。”中華女子學院教授、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理事羅惠蘭對媒體表示。
無法統計中國同居群體的數字,因為更多人曾經同居過。“如果任它像流行音樂那樣傳播開來,由小眾樂趣轉變為大眾趣味,只能讓更多的人迷失在這種關系中。”
同居到結婚告訴你是怎么被逼的
一旦同居了,親戚們就會慫恿他們結婚:“你們什么時候結婚啊?”在朋友的婚禮上,人們愛問他們倆:“什么時候輪到你們倆?”
這些社會壓力會使一些同居男女——比如張澤和劉晶的生活更加糾結,于是勉強決定結婚,這多數是出于內疚或恐懼,后來他們發現,結婚不是因為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