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女人 > 瘦身美體 > 正文

大肚腩不一定是吃出來的

日期:2011-04-01  來源:羊城晚報
[字體: ]

成年女性每日至少攝取2100千卡熱量

在流行骨感美的當下,不少女性將減肥當成了自己的“終身職業”:節食、吃減肥藥 、蔬菜瘦身 、酸奶瘦身……但是,她們常常會碰到一個問題:無論怎么節食,體重還是很難減下去。“究竟是什么決定我們的體重?怎樣才是減肥的最佳途徑?請聽專家解讀——

我已吃得很少,為什么還會胖?

辦公室白領劉小姐一直是個“瘦身達人”,由于春節前后應酬多,身體一下子囤積了一點肥肉。為了把體重減輕一點,她一個月前就為自己制定了一份“節食餐單”:早餐一個蘋果一碗牛奶煮麥片,中午一小碗白米飯加三兩清蒸魚 肉,晚餐一小碗掛面……一天下來,身體總共攝取的熱量還不到1200千卡。但是,時間一天天過去,她的體重還是原來的50公斤,這使她大受打擊:“已經少吃了,為何還是沒能減重?”

“減肥方法數不勝數,大家似乎一起達成了一個共識:食物是致肥‘元兇’,要想將減肥行動進行到底,必須要從抵抗食物開始。而實際上,我們每天攝取的食物能量并不算多。”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營養科主任史琳娜指出,根據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每日膳食中應供給的能量標準:成年輕體力勞動者(辦公室工作等),男性必須每日攝取2400千卡熱量來維持身體機能,而女性起碼要攝取2100千卡。“這是輕體力的標準,按照勞動消耗的增加,攝入的能量還必須往上遞增。”

2100千卡究竟是個怎么樣的概念呢?史琳娜說,2100千卡相當于一天攝入谷類300克、大豆類40克、蔬菜400克、水果300克、瘦肉50克、牛奶300毫升、雞蛋25克、水產品75克、烹調油25克。

她舉了個例子:“前段時間我們找來一些女大學生做了個實驗,每天讓她們正常飲食,不許采取任何節食的方式,統計后我們發現,每個學生一天攝取的能量都不到2000千卡,比中等體力勞動(學生日常活動等)標準的2300千卡還少了300千卡。這個現象告訴我們,食物并非致肥的元兇。”

那么,究竟什么導致了劉小姐沒減重呢?“熱量攝取減少了,但是若消耗也減少了,沒減重不奇怪。”史琳娜分析,劉小姐通過節食來減肥,固然熱量的攝取減少了,但如果沒有配合運動的話,熱量消耗也會減少,“少吃也少動,是很難瘦下來的” 。

減肥別過猛,一周一公斤左右最恰當

史琳娜表示,不少女性喜歡用節食來減肥,覺得這樣最輕松也見效快,其實這是個誤區。美國 洛克菲勒大學曾經做過一項實驗,每天減肥者只攝入600千卡的能量,十多周后,被調查對象平均減重45公斤,但是在他們離開醫院以后,體重又反彈回來了。 “這個實驗還有一個結果:挨餓的生活令減肥者精神狀態不佳,精神緊張、壓抑,有些人甚至有自殺傾向。這個實例證實了節食減肥并非長久之計,不僅反彈快,而且影響身心健康。”史琳娜表示,減肥切忌急功近利,若方法不合理,減去的是肌肉,而胖回來是脂肪,理想的減肥狀態應該是一周內減0.5公斤到1公斤為宜。減肥應維持一個限制熱量且營養均衡的飲食,一日之總熱量以不低于1000大卡為原則,而且必須配合定期運動,這樣才能達到科學減肥的目的。

她提醒,若是經過長期減肥后,體重變化仍不明顯就應停止減肥,因為有部分的肥胖者可能與其遺傳基因有關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在實驗中發現:如果父母肥胖,那他們的孩子有80%也將肥胖,相比之下,如果父母的體重正常,他們的子女體重超標的可能性不超過14%。所以,減肥不能強求,應找出原因,對癥下藥。”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