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生活 > 北京生活大雜燴 > 正文

老北京的年俗:正月初六“送窮”

日期:2012-01-28  來源: 北京日報
[字體: ]

 

■羊燈

  賀新春的動物形花燈是專給小孩點著玩的。有羊燈、獅燈、兔兒燈、叭狗燈。圖中孩子玩的是彩紙糊的羊燈。羊燈腳上有四個泥輪子,肚子里安根兒手指頭粗的小蠟燭,小孩用繩拉著走,羊燈的頭可以一點一點的。老北京都管輕易答應(yīng)別人要求的主兒叫“屬羊燈的”。

■燒火判兒

  老北京上元節(jié)還有個西洋景現(xiàn)在是看不著了,那就是城隍廟里燒火判兒。“判兒”就是陰司里掌管生死簿的判官。正月十三到十七,城隍廟正院安放一尊三四米高的泥塑空心“判官”。判官頭戴雙翅烏紗帽,手持“黑無常”勾魂牌,上書:“你可來了,正要拿你!”腹中用磚砌個大爐灶,里面能裝200斤煤。生火后判官燒得渾身通紅,耳口鼻眼、肚臍雙乳都能噴出火來,煞是威武。據(jù)說,凡捐煤燒火判兒的買賣家,來年必定生意紅火。

■太平花

  正月十五除了看花燈,最熱鬧的就是放花炮。上元節(jié)這天,大買賣家往往在門口貼出一張紅紙報子寫道:“本號酬謝主顧,定于今晚燃放花盒焰火,共慶上元,同樂春宵,歡迎各界光臨指導(dǎo)。”一條街上七八家店鋪“對擂”,東家寧可多破費幾個錢,也決不示弱。真正是“遍天銀花繡,闔街硝煙濃”。除了大買賣家,有錢的王府宅門,也不落后,什么炮打燈兒、金盤落月數(shù)不勝數(shù)。圖中所放之花名叫太平花,又叫老頭花,點燃后噴出火樹銀花,好不絢麗。

■別樣魚燈

  東安市場賣花燈。

老北京的年俗

正月初六

正月初六“送窮”,是中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fēng)俗。

在這一天老北京家中主婦要把節(jié)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謂之送“窮鬼”。門上的掛箋也可摘下來同時扔出去,叫作送“窮神”。這一天最受歡迎的是當(dāng)年滿12歲的男孩,12是6的二倍,可稱六六順。

送“窮神”需要供煎餅,扎紙車,有干糧、有交通工具,“窮神”就走了。廁神這一天要來檢查衛(wèi)生,所以要清理廁所。

老北京的風(fēng)俗,得到正月十五鬧元宵之后,才算真正過完年。

元宵節(jié)又叫上元節(jié),也叫燈節(jié),史書記載打漢代起就有了它的雛形,可謂源遠(yuǎn)流長。如今提到元宵節(jié),您肯定先想到吃元宵,可早年間元宵節(jié)最具代表性的活動是放燈、觀燈。清末民初,正月十三起大街小巷、買賣人家就開始“上燈”了,十四“試燈”,十五正日子為“正燈”,十七“罷燈”,元宵節(jié)算是過完了。所謂“張燈不待月高升”,天剛擦黑兒,內(nèi)城東四牌樓、地安門,外城大柵欄、正陽門大街紛紛亮起燈來。這一天,平日里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奶奶小姐們也紛紛出來觀燈,街上摩肩接踵好不熱鬧。老戲文里,私訂終身的故事經(jīng)常發(fā)生在上元節(jié)觀燈的場合。除了看花燈,還有猜燈謎、放花炮、舞獅舞龍……

■花燈如畫

  正月十五看花燈,一到這天老北京內(nèi)外城最繁華的商業(yè)街紛紛掛起花燈,大的、小的、高的、矮的、方的、圓的,有絹紗的,有玻璃的,有羊角的,還有的店鋪別出心裁澆鑄冰燈;羯袭嫷膱D案也五花八門,有四季花卉,有逗樂的俏皮話,還有《三國》、《水滸》、《西游》中的人物故事,您挨著排兒仔細(xì)瞅,沒準(zhǔn)兒還能看出個連環(huán)畫來呢!

■猜燈謎

  “看花燈,猜燈謎”,這是分不開的活動。老北京家庭婦女閑來無事出了謎語讓孩子“破悶兒”。“悶兒”的謎底多是實物,跟燈謎有點差別。燈謎多是“字謎”,根據(jù)漢字的形義、典故制成謎語。謎面文字洗練,謎底也不能是貶義。老北京頗通文采的住家,常在門口搞有獎猜謎,過路的客官如果猜對了,便贈送“白玉霜”一盒,就是三塊香皂。

發(fā)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nèi)

中關(guān)村社區(qū) 版權(quán)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guān)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lián)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