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來臨,各個行業都已經網絡辦公,然而網絡除了辦公功能外,網絡游戲,網絡炒股,上網聊天,網絡購物也是應有盡有了!這樣就給公司管理者帶來了擔憂。IDC曾經有調研顯示,66%的公司擔心其internet被用于非公司業務,59%的經理不能接受公司的internet資源用于個人用途,但是實際上100%的員工都有將公司的internet資源用于個人用途的經歷。
美國企業主對于員工利用企業的設備和網絡使用IM軟件和郵件一般都有著嚴格的限制和規定,監控的整體力度比中國大很多,最初的上網行為管理技術便是由歐美引入中國的。而現今,大部分的美國企業均部署了各種類型的監控系統或軟件,事實證明效果是明顯的。企業主和雇員均認為在企業部署上網行為管理是理所應當的,企業的資源不容許過分的用于私人用途。
現在網絡是一個信息量巨大、傳播速度極快的新新媒體,不同于傳統媒體的層層把關,對于網絡媒體來說,信息的發布有很大的自主性,網絡功能的不斷推出,市場競爭越來越大,讓公司局域網越來越不安全。因此許多單位為了保護公司局域網的安全,開始部署網絡監控軟件,這樣許多員工的隱私也都暴露在公司網管或者是管理者的面前了。由此引發的局域網管理“杯具”也就越來越多了,某個公司員工因為上班時間通過qq聊天,訴說對公司管理者的不滿,結果聊天記錄被監控了直接被管理者以上班時間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開除!員工也不滿自己的隱私被公司窺探,將該公司告上法庭,結果鬧得對簿公堂。這樣的例子很多,前段時間臺灣的某人力銀行也因監控公司員工的msn聊天內容引起員工不滿到警察局報案,控告該銀行三名主管妨礙人身自由、妨礙秘密通訊。
隨著中國的上網行為管理市場發展迅速,從事該行業的企業也越來越多。但是在長期的發展中卻有著一個不好的趨勢,有不少企業急功近利,刻意迎合一些不甚理性的需求。更有甚者,有的企業的產品除了能夠監控QQ和MSN聊天內容之外,別無長處,忽視了網絡安全管理、忽視了外設管理、忽視了電腦主機和內網的安全管理,有的則能夠清晰的瀏覽網絡使用者電腦中的所有文件。一款優秀的上網行為管理產品,不僅僅只是各類通訊軟件的竊聽器,而是要著眼于全網行為管理,著眼于企業良好網絡文化氛圍的養成,變監控為引導,不能淪為隱私的嗅探狂。作為在上網行為管理行業有著五六年經驗的聚生網管公司(www.grabsun.com)一直秉承這個理念,管理局域網員工的上網行為,禁止其迅雷下載占用局域網過多帶寬,限制網絡游戲,屏蔽炒股軟件,給上班時間上網做與工作無關事情的員工一個提醒,讓局域網員工工作井然有序,變“杯具”為“洗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