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則母親砍斷兒子腿筋的消息引發各方關注,原因是這個年僅11歲的少年迷戀網游,不僅學習成績大幅下滑,還染上了騙錢去上網的惡習,為了讓兒子改掉壞毛病,母親忍痛砍斷兒子腿筋。事后,孩子的父親接受媒體采訪時痛心地表示,母親砍斷其腿筋也是不得已之舉,砍斷兒子腿筋之后,母親后悔不已。
這個事件中的母親行為確實過激了,但是我們通過這個事件我們也看到了一個絕望母親的無奈,對孩子,真是恨鐵不成鋼,批評教育很多次,但是孩子還是抵制不了網游的誘惑,總是偷偷的甚至是偷錢去玩游戲。此事件中的孩子不是唯一一個染上網癮的孩子,據中國青少年網癮報告:目前,我國城市青少年網民中網癮青少年約占14.1%,人數約為2404.2萬,這一比例與2005年基本持平。在城市非網癮青少年中,約有12.7%的青少年有網癮傾向,人數約為1858.5萬。看到如此觸目驚心的數據,我們也應該好好的反思一下,怎么能還青少年一個綠色的上網環境呢?
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使校園網的網絡處在可監控狀態,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定期對校園網絡進行檢查,指導中小學在網絡服務器和計算機上安裝綠色上網過濾軟件,通過技術手段及時屏蔽或刪除含有低俗、淫穢、暴力、反動等內容的信息和攻擊性言論,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理。 推薦學校和家長都要使用一款管理孩子上網行為的軟件—聚生網管系統(官方網站:www.grablan.com),聚生網管只需要裝在局域網內任意一臺電腦就可以控制整個網絡里所有電腦的上網行為,比如屏蔽低俗網站,限制網游和聊天軟件的登陸等等。同時,還可以設置上網時間,強制性的管理青少年上網,避免其沉迷于網絡。
教育部近日發布通知,要求各地加強中小學網絡道德教育,有效抵制網絡不良信息對中小學生的侵害。教育部向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提出這一要求的理由是,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媒體的廣泛應用,給中小學生學習和娛樂開辟了新途徑,但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和有害信息也借機傳播,對廣大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同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培養學生“依法使用網絡”的意識和行為,教育學生拒絕使用侮辱性、猥瑣性、攻擊性語言,自覺抵制網絡不法行為,慎交網友,懂得在網絡環境下維護自身安全和合法權益。
教育部在這份通知中對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提議,鼓勵中小學生在使用互聯網和手機過程中,遇有不良網站鏈接和不良信息特別是淫穢色情信息傳播時,及時舉報。
教育部發布這個措施是很好的,但是社會上依然存在著許多的黑網吧,黑網吧只認錢不認人,對未成年人“大開綠燈”,導致安全隱患嚴重,治安事件時有發生。雖然有關部門多次下大力氣整治,但收效甚微,許多黑網吧死灰復燃。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是因為治理行動缺乏全社會的參與,只有大家一起參與治理,黑網吧毒瘤才能斬草除根。
治理黑網吧,管理部門必須用猛藥、下重藥,在重罰違規的網吧經營者的同時,必須讓瀆職的網吧管理者受到懲處,使網吧經營者不再產生“手下留情,下不為例”的幻想。
在打擊黑網吧的同時,還需要一些疏導措施,比如:完善連鎖網吧機制,支持推廣合法化綠色化的網吧,引導未成年人去這樣的網吧進行娛樂學習活動。另外,治理黑網吧也需要家長的參與。現在許多家庭都可以上網,如果家長能給孩子一個寬容的上網環境,并且正確引導孩子,孩子也不會對游戲產生癡迷。家長如果能和孩子共同游戲、多溝通、多了解、從而加以引導的話,孩子也就不會去黑網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