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昨天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宣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即日起向亞太大部分地區正式提供區域服務。
冉承其介紹,提供試運行服務一年以來,北斗系統又完成4箭6星發射,當前覆蓋區域由原東經84度-160度擴展到東經55度-180度,系統定位精度由水平25米、高程30米提高到水平10米、高程10米,測速精度由0.4米每秒到0.2米每秒。
冉承其說,北斗系統已經完成建設,在中國和周邊地區已經可以獨立地提供衛星導航定位授時服務,總體性能與美國GPS性能相當。
據介紹,在民用方面,北斗已應用于交通運輸行業的重點監控管理服務示范系統,在全國九省十萬輛車上安裝,有效降低了運輸成本、提高出行安全;在廣州一萬多輛公務車上安裝,用技術手段加強了對公務車輛的管理。建成北斗導航系統花了多少錢?就此問題,冉承其表示,目前已完成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試驗系統建設和區域服務建設,總經費是幾百億,與其他衛星導航相比系統經費略低,今后十年預計要投入四五百億元經費。
專家預計,全世界衛星導航產業可達5000億美元,中國大約5000億元人民幣。“我們希望到2020年時北斗產業在中國整個產業中能占70%-80%的比例。”冉承其說。
冉承其表示,北斗正在進行覆蓋全球的建設,全球服務建成后,預計還需發射40顆左右的衛星,計劃用十年左右時間。
>>特點
可發送用戶位置信息
“北斗導航系統擁有‘獨門絕技’,將成沖擊市場的‘殺手锏’。”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導航工程辦公室主任吳東說。
吳東所說的“殺手锏”指的是北斗將導航與通信緊密結合起來。世界上其他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只是告訴用戶什么時間、在什么地方,而北斗系統除此之外還可以將用戶的位置信息發送出去,使用戶想告知的其他人獲知用戶的情況。
“北斗核心自主技術的芯片和模塊已開發出來,帶北斗導航衛星功能的衛星導航儀已向社會投放進行試用。”冉承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