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炒多時的170號段終于開始進入市場。昨日(5月5日),記者走訪成都各大賣場發現,迪信通、蘇寧互聯已開始進行170手機號公眾預約,并計劃近期放號。此外,手游企業蘇州蝸牛從五一小長假起也開始在網上預售170號段。
記者注意到,為開拓移動轉售市場,虛擬運營商各顯神通,目前主要的賣點也初具雛形。無月租、多套餐、無漫游、流量不清零等已經不是虛擬運營商的突出優惠,而“免費”這一互聯網時代屢試不爽的促銷策略則成為市場殺手锏。
營銷策略的背后是商業模式的顛覆。業內人士表示,以阿里為例,170號碼將作為阿里打通旗下各大平臺的一個連接器,這個號碼已經不只是一個手機號碼,而是可以在任何一個平臺上進行支付的賬戶。
具有顛覆性的“免費”概念
昨日,記者在成都市場了解到,蘇寧互聯、迪信通已經開始預售號碼,不過,具體資費標準尚不明確。
蘇寧銷售人員表示,目前可將有意向消費者的個人信息留存,等到總部明確下來相關資費標準后予以通知。對于在通話、流量等方面的具體收費標準,銷售人員稱尚不清楚,“應該5月底前會出臺,目前只知道沒有月租、接聽免費,每月只有5元的來電顯示費用。”
而迪信通的銷售人員同樣表示,具體資費標準尚未出臺。
此外,記者還獲悉,蝸牛移動已經在其官網預售170號碼,這款稱為“免卡”的SIM卡主打話費免費概念,5月1日就開始銷售,每日限售2000張。昨日下午4時左右,《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登錄官網發現,當日剩余預購張數僅為146張。
日前,話機世界公司旗下的話機通信、愛施德旗下的“U·友”等虛擬運營商也已經開始預售。免月租、剩余流量不清零、流量可分享等似乎已經成為目前170號段的最低門檻。
“這么多虛擬運營商戰略,可能最具顛覆性的還是 ‘免費’概念。”三網融合研究專家、融合網主編吳純勇表示。
此外,主打免費概念的除蝸牛移動的通話費用全免外,阿里通信推出的流量費用全免也引人注意。
全網流量免費或僅是短期
日前,一份中國移動在香港的套餐資費標準引起了內地用戶的不小爭議,因為這份68港元(約54元人民幣)的套餐包括1700分鐘通話、10000條短信、且上網流量不限。
“上網流量不限”的套餐為內地用戶所艷羨,“如果真能達到流量免費,這將是對通信市場的一種顛覆。”業內人士認為。
不過,單從通信業務角度看,吳純勇認為,要實現流量免費并不現實。“香港地區網絡基礎建設已經很成熟,而且地域小,基站覆蓋率高,相對成本低得多。內地要實現基站高覆蓋率,投入相對就大得多,完全免費不太現實。”
那么,阿里通信是如何實現流量免費的呢?
吳 純勇認為,阿里進軍移動轉售業務并不奢求通過通信費用贏得利潤,170號段將成為阿里打通旗下各大平臺的連接器,阿里推出的這個手機號段是一個可以在任何 一個平臺上進行支付的賬戶。“從阿里近期不斷向各個領域及公司進行有目標性的投資現狀來看,阿里會將170號碼作為打通其各大平臺的一個連接器。”
那么,沒有多平臺的虛擬運營商是否會處于劣勢地位?飛象網總裁項立剛表示,一些細分市場雖然較為小眾,但仍然有發展空間。
業內人士同樣認為,在互聯網時代,免費的策略雖屢試不爽,但也存在潛在問題。吳純勇表示,一旦全網流量免費,將對電信基礎設施產生過重負擔,整體運 營產生較大影響。不過更大程度上,全網流量免費更可能是一種短期行為。“一旦各個虛擬運營商圈地差不多了或者其市場份額已然形成,就會通過另外一種形式把 流量費用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