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財經 > 正文

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 加速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

日期:2012-04-16  來源:中國網
[字體: ]

 改革開放以來,中山市經過多年的建設發展,已形成了以擁有眾多民營的“隱形冠軍”為特點的區域經濟。但在下一步,如何引導這些已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民營細分行業龍頭企業取得進一步的升級發展,則成為中山市委市政府未來經濟發展的政策重點。

  為此,中山市政府提出了“借助資本市場,為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贏取更多的時間,提高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引導產業升級的效率”的戰略構想。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無疑是中山市探索資本與產業互動發展的重中之重。

  構建“資本中山” 力推經濟轉型產業升級

  當前,中山市場在利用資本市場方面做了積極探索。

  一是支持火炬區申請進入新三板擴大試點范圍園區。中山市區兩級政府出臺企業新三板掛牌扶持獎勵舉措,對于促進科技創業型企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深化科技金融合作、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起到極大推動作用。

  二是積極探索債券融資。中山市政府制定政策鼓勵企業探索債券融資方式拓寬融資渠道,對企業發行公司債、中期票據、企業融資券等方式融資給予獎勵,獎勵金額為100萬至200萬元。近年來,中山公用、中匯投資集團分別發行13億元短期融資券和10億元企業債券,中炬高新也于近期成功發行3億元短期融資券,交通發展集團、興中集團發行企業債券、城市建設投資集團發行中期票據的申請材料已上報。各商業銀行針對債券直接融資開展業務,積極探索開展中小企業集合債券業務。全市直接融資比例不斷提升,融資結構不斷優化,實力不斷增強。

  三是借助股權投資基金,推動企業轉型升級。近年來,中山市積極推動股權投資行業發展,完善企業上市中介服務體系,有效拓寬了企業通過股權融資籌集發展資金渠道,助推了全市企業改制上市進程,提供了民間資本投資平臺,為構建“資本中山”奠定了基礎。

  風投雨后春筍 中山“價值洼地”呈現

  翻開地圖,中山北有廣州、南接珠海、東望深圳香港、西連佛山,在珠三角九市中顯示了獨特地理位置,其價值洼地的角色也逐漸呈現出來。

  2010之前,中山尚沒有一只股權投資基金,兩年過后,這一數字變為22只,募集資金總額46億多元。數字變化的背后,是資本“嗅到”了中山的價值洼地的氣息。

  2010年10月30日,中科招商在中山火炬開發區成立了廣東省第一只地市級備案制股權投資基金,即中科中山股權投資基金,總規模20億元,首期基金募集規模7億元,二期基金募集規模9.75億,目前,該基金已發展到第三期,并延伸至鎮區設立首批鎮級股權投資基金。

  此后,中山市第一支由鎮屬企業發起的股權投資基金——小欖聯動股權投資中心運營。除本土的風投外,深圳華澳等多支股權投資基金也選擇進駐中山。

  對于努力構建“資本中山”的中山市來說,這些股權投資基金的進入,完善了中山市企業上市中介服務體系,有效增加了中山企業通過股權融資籌集發展資金的渠道,助推企業改制上市進程。此外,經過股權投資基金這一載體,這些大量分散的民間資本,能夠有效地轉化為產業資本和創新資本,從而共同打造資本市場的“中山板塊”。

  蓄勢謀動待發 積極籌備新三板市場

  在謀求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建設中,新三板市場無疑是一塊巨大的“蛋糕”。1995年1月, 中炬高新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全國眾多的高新區中首家上市的公司。如今,為謀求將中山火炬高新區納入首批新三板試點的園區,中山市亦“摩拳擦掌”,蓄力待發。

  據介紹,中山高新區擁有國家健康基地、國家火炬計劃(中山)臨海裝備制造業基地等七個國家級產業基地,形成了以五大主題行業(電子信息、健康醫藥、包裝印刷、精細化工、汽車配件)和四大新興產業(先進裝備制造、微電子和視頻、新能源)為主體的產業體系。201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1億元,工業總產值1356億元,稅收50億元。

  中山高新區以中山市5%的國土面積和5.5%的人口數量創造了全市各類經濟指標的15%至20%,成為珠江口西翼重要的科技產業基地和中山最具核心競爭力的經濟區域。

  中山市市長陳茂輝表示,根據廣東省政府工作部署,中山市已采取多項措施,積極爭取火炬區進入“新三板”擴大試點園區。中山市實施對企業改制進入“新三板”掛牌給予50萬元獎勵,這是全省地級市內力度最大的企業上市扶持政策。

  同時,中山高新區也明確對新三板掛牌企業分四個階段給予資金資助:成功改制給予100萬元資助,前十家企業資助上浮50%;掛牌申請獲監管部門受理的給予50萬元資金資助;成功掛牌的給予50萬元資金資助,前十家企業資助上浮100%;掛牌后連續兩年按企業對開發區新增地方財力貢獻程度給予最高1000萬元的資助。

  在中山高新區,一個擬掛牌企業從改制到成功掛牌,除得到改制稅款補繳專項補貼外,還可以最多獲得1350萬元的資金資助,這是全國高新區中力度最大的新三板扶持政策。截至目前,已有7家完成股份制改造的企業獲得1600萬元的資金資助。

  目前,區內已經有15家企業完成股份制改造,17家企業正在進行改制工作,18家企業準備進行改制,還有一批企業表達了上市或新三板的意向,同時還有6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表達了進入新三板掛牌的意愿,梯度推進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據介紹,中山高新區在目前培育進入新三板的企業中,不少企業是細分市場的“隱形冠軍”,其中包括中國獸藥行業領先企業騰駿動物藥業、注射用人重組生長激素龍頭企業海濟生物、智能電網行業領先企業匯海華天、中國防偽標識行業領先企業國安火炬、聚合物鋰電池技術領先企業電嬴科技、糖尿病新藥企業尚瑞和藥業股份、中國裝配式公路鋼橋行業龍頭企業公路鋼構、國內電氣火災監控系統第一品牌福瑞特、國內規模最大鋁質氣霧罐供應商歐亞包裝等等。

  對于下一階段的工作,陳茂輝說,主要從四個方面著手開展爭創“新三板”試點園區工作。一是成立領導機構。設立中山市新三板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聯合有關部門和各鎮區通力合作,及時指導新三板準備工作和申請工作,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等方式優化服務,做好跟蹤工作,積極幫助企業解決改制掛牌問題。二是完善配套措施。用足用好市區兩級扶持政策,落實專項資金,確保各項資助扶持到位。研究出臺擬掛牌企業資格確認辦法、風險防范和處置應急預案等,完善新三板配套措施。三是積極培育后備資源庫。建立新三板后備企業資源庫,將符合產業政策、具有發展潛力的龍頭企業、高新技術和高成長性企業作為重點培育對象,加大扶持力度。四是引進優質中介機構。支持境內外證券中介機構進駐中山,服務企業改制進入新三板工作。遴選和推薦主辦券商、會計、法律等中介機構,搭建企業與中介機構交流平臺,為企業尋求咨詢和中介服務提供便利。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