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管委會和中關村發展集團14日聯合宣布,經北京市統籌聯席會批準,偉嘉人公司、神州泰岳公司、和利時公司利用市統籌資金承擔了相應的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順利完成目標,統籌資金同意退出。
據介紹,中關村管委會幾年來共安排統籌資金16億元,支持項目108個。其中,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項目88個,安排資金約10億元。 通過統籌資金的集中投入,實現了下一代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節能環保、生物健康等641重點領域行業關鍵技術突破和重點科技成果產業化,帶動社會資本投入 和企業做強做大。
政府資金投入由補貼變成股權
2010年,北京市在全國率先建立了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項目統籌工作機制,由12個中央單位和16個市屬單位在中關村創新平臺建立了重 大科技成果產業項目統籌聯席會議制度,明確“十二五”期間(2011年至2015年)5年統籌500億元財政資金,總體指導和統籌支持全市重大科技成果轉 化和產業項目發展。
中關村管委會積極落實工作部署,依托并發揮中關村發展集團融資平臺的重要作用,會同示范區內高校院所、產業聯盟、投資機構共同搭建了重大成 果產業化統籌工作平臺體系,探索政府股權投資、共有知識產權等財政資金使用新模式,圍繞中關村“641”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聚焦十百千、瞪羚等重點 企業群體,加快推進重大科技成果在京轉化和產業化。
“北京市建立資金統籌機制,方式由補助貼息為主向政府股權投資、共有知識產權、創投引導基金等多種方式轉變,更加注重發揮市場機制的決定性作用,是對財政資金支持方式的一種有益探索,實現了政府財政資金的循環使用和滾動支持。”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宣鴻說。
宣鴻表示,這種統籌機制還是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體制上的創新,突出體現了科技財政資金預算安排的統籌協調,有利于形成促進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合力,避免各委辦局對項目的重復或無序支持。
“原來的補貼是由政府直接劃撥,企業拿到補貼以后,做了什么,政府并不很清楚,而實施股權投入后,政府要對企業進行考核,企業也要對政府負責,必須認真地用這筆股權投資去做許多事。”中關村發展集團董事長于軍說。
據了解,中關村管委會至今共安排統籌資金16億元。截至2013年5月,政府股權投資或共有知識產權類項目承擔單位合計收入132.62億元,同比增長20.87%;凈利潤28.73億元,同比增長229.34%,促進了產業集群快速發展。
利用市場機制帶動企業發展
中關村發展集團作為市統籌資金股權投資的重要平臺之一,四年來共代持統籌資金股權投資項目135個,實際撥付16.21億元。集團已完成111個項目的出資,出資額為13.97億元。
作為市場化的專業代持機構,中關村發展集團能夠在落實市委市政府戰略意圖和項目支持決策的同時,實現財政資金可放大、可循環、可評價、可持續,使得財政資金對產業的支持更為精準。
于軍表示,政府股權投資是中關村政產學研用深度協同創新的詮釋,中關村管委會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被投企業除了自身努力,還要對政府股權負責,中關村發展集團也沒有把自己當成簡單的代持機構,而是搭建企業與政府之間的通道。
中關村發展集團副總經理張興勝介紹,在工作過程中,發展集團注重項目挖掘機制、資金放大機制和全過程培育機制建設,打造功能強大的產業投資 和促進平臺。一是充分運用市場化和專業化的手段挖掘和評估重大項目。二是規范化、制度化科學決策項目。三是加強投后管理,通過增派董監事或觀察員,在“企 業三會”中加強對企業和項目的管理。四是針對不同發展階段企業的不同融資需求,集團以“共有知識產權合作開發”的政府股權投資方式取代直接股權投資,解決 了一批擬上市公司、大型央企和一批海外架構的公司在京發展的融資問題。五是圍繞股權投資,增強產業投資、科技金融、園區發展三大主業間的業務協同效力。
更多股權投資項目將成功退出
幾年的實踐成果表明,偉嘉人公司、神州泰岳公司、和利時公司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三個重大項目統籌資金首次成功退出,證明北京市變原先的政府補貼支持為市場化股權方式支持,利用市場機制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決策是正確和及時的。
據了解,一批企業獲得政府股權支持后,收入和凈利潤獲得較大的增長,企業再融資順利。一批研發型項目在國際和國內取得了重大成果突破。
如信威通信承擔的“McWiLL®寬帶多媒體集群系統產業化”項目,已向國際電信聯盟提交了基于我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SCDMA寬帶無線 接入技術的機上移動通信系統的提案,有望成為國際電信聯盟的新標準。百濟神州承擔的“靶向抗腫瘤新藥的自主創新與成果轉化”項目,已經完成候選藥物優化、 臨床前試驗以及臨床申報等工作,并與默克雪蘭諾合作開發抗癌藥物BGB-283與BGB-290項目已達成全球合作開發和銷售協議,協議總金額4.65億 美元,這是中國醫藥行業至今在新藥創制上與跨國醫藥公司簽訂的最大協議。
“我們企業共獲得政府2500萬的股權投資支持,這筆資金用來持續推進醫療機器人的產業化工作,研發,建立了醫療機器人的臨床示范基地,市場反應良好。”北京天智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剛表示,這樣他們才有足夠的信心、資源、資金來加快創新的力度。
另外,偉嘉人公司的“新型動物疫苗及細胞因子藥物中試及產業化”項目、神州泰岳公司“基于國產中間件的面向IT服務管理領域的業務運維管理 平臺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和利時公司的“高速鐵路列車控制信號系統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是第一批股權投資項目,均由中關村發展集團代持管理,由于被投企業取 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企業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統籌資金得以成功退出。
偉嘉人公司副總經理李冬青介紹,公司的“新型動物疫苗及細胞因子藥物中試及產業化”項目,政府股權投資支持400萬元,占股比例為 2.46%。該項目已完成豬圓環病毒疫苗、禽流感線性DNA疫苗等新型動物疫苗的研制,形成4項專利,并啟動建設新型動物疫苗及細胞因子藥物生產基地。
“項目實施前,偉嘉人公司營業收入1.57億元,凈利潤100萬元。201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69億元,凈利潤1656萬元,分別增長71%和1556%,企業盈利能力提升顯著。”李冬青說。
和利時公司項目規劃總監賈輝表示,公司的“高速鐵路列車控制信號系統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政府資金以知識產權共享的方式進行投入,項目產業化后,目前已實現2個多億的收入。“政府統籌資金退出后,知識產權更加清晰了,更有利于下一階段公司的發展。”
“相信不久以后會有更多獲得市統籌資金股權投資的項目將實現了預期目標而成功退出,退回的統籌資金將會通過市場化方式支持更多的中關村創新創業的科技企業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張興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