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海淀區金融辦相關負責人在海淀區并購行業發展及政策宣講會上透露,今年以來,海淀區持續布局并購行業建設,擬設立規模高達300億元的中關村并購母基金,在完成設立母基金及相關政策落地后,中關村并購資本中心將于年內正式掛牌成立。
300億元的龐大體量,一舉刷新了國內并購母基金的規模紀錄,加上政府推動的背景,上述消息立刻吸引了業界眼球。在全球并購日益活躍的當下,一支關乎企業和產業命運走向的強大資本力量正蓄勢待發。
國內最大并購母基金
據悉,中關村并購母基金由北京市海淀區產業并購引導基金、海淀國資平臺、上市公司、金融機構及其他戰略出資人分三期出資,累計將設立300億元并購母基金,首期基金規模為100億元。
更重要的是,并購母基金將根據企業并購需求設立子基金,最終支持1500億至2000億元的并購,實現五到七倍的杠桿放大;其中,海淀區產業并購引導基金將最終實現20倍以上的放大。
上述基金定位于支持海淀區重點行業領軍企業的境內外并購,參與企業標準為市值超過100億元的上市公司、估值超過100億元或利潤超過1億元的非上市公司,以及其他符合海淀區產業方向、具有領軍潛力的企業。
在政府積極推動供給側經濟結構改革、鼓勵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背景下,該消息無疑讓人眼前一亮。
上證報記者進一步了解到,中關村發展集團、京能、清控集團等中關村的優質企業,已經以戰略LP(有限合伙人)的身份參與到中關村并購母基金的籌備和推進中,還有幾家在中關村乃至國內頗具影響力的重量級企業也有望在近期加入該并購母基金。
與此同時,金融機構“進場搶籌”也非;钴S。一個細節是,海淀區曾在6月份組織了一次面向金融機構的并購母基金說明會,據說會前只定向邀請了十多家金融機構,結果當天有20余家機構聞風到場,例如工行、建行、農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北京銀行、民生銀行、南京銀行、華夏銀行等都有參與意向。金融機構扎堆捧場,足見這支并購母基金的魅力不小。
五到七倍杠桿放大規模
數 據顯示,截至2016年一季度,海淀區上市公司共有172家(其中境內上市107家,境外上市65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超過6000家。但海淀區上市 公司的市值普遍集中在百億元左右,收入大多集中在10億至50億元,產業集中度不夠,具有國際領先地位的巨頭企業更是鳳毛麟角。針對這一情況,海淀區急需 培育一批具有國內外影響力的領軍企業。
上證報記者從某企業獲得的“中關村并購母基金籌設方案”顯示,該基金愿景為:“支持中關村地區的領袖企業成為千億收入規模的企業,打造15家以上千億以上市值的公司。”
那么,哪些優勢企業將率先入圍支持名單,并有望在資本推動中借勢崛起?這將成為未來最大看點。
記者根據中關村上市公司協會會員、“中關村100企業家俱樂部”(市值均在100億元以上)和“中關村創業板董事長俱樂部”三份名單,可以初步篩出40家左右符合條件的公司,包括百度、碧水源、旋極信息、用友、小米等。據一位接近該基金的人士分析,這份“豪華”的中關村企業名單,預計將占到中關村并購母基金支持企業的80%以上。記者聯系部分上市公司人士求證時,都被禮貌回絕。
上 述專業人士告訴記者:按照通行的計算方法,中關村300億元的并購母基金,經過子基金放大,可以實現1500億至2000億元的并購規模,完成3000億 至4000億元規模的行業整合,以中關村企業經營數據來推理,實現的營收增長或將超過萬億,對于可能被支持的企業,這樣的并購規模將極可能使其收入及利潤 成倍增長,進而確立行業里的領先地位。
基金籌設方案還顯示:并購母基金的存續期限為七年,包括三年投資期和四年退出期,單筆母基金投資額度在1億元以上,標的(子基金)規模 在5億元以上,計劃每期投資30到40個并購項目,投資行業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的管理公司為北京中關村大河資本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300 億元,中關村并購母基金雖然只露出了冰山一角,但記者從金融機構獲得的最新消息是,這支基金的一期已經實現了超募,在當前資本市場的環境下實屬罕 見;2000億,以母基金為核心組建的并購基金聯合艦隊,將為中關村上市公司的市場格局帶來哪些新變化?一個個具有國內國際影響力的超大型企業將如何在資 本的推動下做強做大、嶄露頭角?記者將繼續予以跟蹤關注。